公众对校车安全条例草案主要意见公布
2011年12月11日,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全文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截至2012年1月11日,共有2818人次通过网络、信函提出7030条意见。许多意见认为:制定校车安全条例,将校车安全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高度关切,对建立健全保障校车安全的基本制度,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很有必要;同时,对校车安全管理及校车制度的其他相关问题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和建议。主要是:
一、关于保障就近入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对校车的政策支持
1.关于保障就近入学。许多意见提出,解决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问题,不能仅考虑校车本身的安全。校车再安全也会有风险,应当从源头上采取措施。关键还是应当严格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或在寄宿制学校上学,减少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风险。有些意见对近年来一些地方较大规模地撤点并校提出异议,建议在设置和调整学校及教学点布局时,多听听当地群众特别是学生家长的意见。有的意见提出,如果逆向思考,让教师乘车去就学生,而不是学生乘车去就教师,是不是风险小一些?有些意见提出,买校车不如就近建学校。一辆专用校车就要几十万元,再加上每年几万元的运行费用,超过农村建一所小学或教学点的费用,既不安全又不经济。有些意见建议明确规定,撤点并校要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并妥善安排好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问题;没有妥善安排的不得撤点并校。有些意见则提出,撤点并校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农村地区有的村只有十几个学生,如果也要办一所学校,连配齐各科教师都很难,更别提留住优秀教师。为保障偏远地区农村的孩子也能受到较好的义务教育,应当撤点并校。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周末同样有上下学的乘车需求。校车安全条例不应强调就近入学或设立寄宿制学校,而应明确规定在居住分散的农村地区由政府采取措施,让学生能够坐上安全、规范的校车。
2.关于发展公共交通。不少意见提出,地方政府应当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农村客运班线,减少学生集中乘车的风险。建议进一步充实和细化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发展公共交通的规定。有些意见还提出,校车制度应从我国城乡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别的实际出发,根据农村和城市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规定。建议明确规定,城市除家长自行开车接送外,应当乘坐公交车上下学,不得开行校车,不鼓励远距离择校;校车应主要为居住分散,难以保障学生就近入学,公共交通又不能覆盖的农村地区学生服务。
3.关于对校车的政策支持。不少意见提出,国家对校车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对农村地区校车的政策支持,是保证校车安全规定得以落实的前提。目前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运送学生并严重超载,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大多发生在农村。农村是安全校车需求的重点。建议进一步充实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国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农村地区校车服务的规定。一是进一步明确财政资助、税收优惠的范围,明确校车购置及运行费用的资金来源;二是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的比例,对中西部以及其他财政比较困难的地方,中央财政支持要给予倾斜;三是对地方政府应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学生获得校车服务作出有约束力的规定。有的意见建议,应明确对校车财政资助的对象也要包括民办学校。
有些意见则提出,校车安全条例应解决校车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不应也难以承载更多的内容。保障就近入学、发展公交、财政支持等不属于校车安全条例要解决的问题,应当专门研究作出具体规定,不应在本条例中规定。
二、关于校车的服务对象
对于使用校车接送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上下学,多数意见表示赞成。对于幼儿和高中生是否应当使用校车接送,有不同意见。
有些意见赞成使用校车接送幼儿园幼儿,认为这符合目前实际情况。特别是农村地区许多青壮年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等老年人照看,他们接送幼儿上下学有困难,使用校车接送幼儿是比较好的办法。目前很多幼儿园已经购置了校车接送幼儿。有些意见则不赞成使用校车集中接送幼儿,认为让没有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的3-6岁幼儿集中乘坐校车,风险太大,很难保证安全。地方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包括举办乡村幼儿园或自然村幼儿班、小学学前班等,保障幼儿就近入园,而不要把钱花在买幼儿校车上。目前一些民办幼儿园以营利为目的,为了争生源使用校车远距离接送幼儿,发生了不少事故,对这种作法不应提倡。对确实需要乘车上幼儿园的,应由家长负责接送。
不少意见赞成校车服务对象不包括高中生,认为高中生已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可以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自行解决上下学的交通问题,没有必要为高中生集中开行校车和为高中生乘车安全提供特殊保护。也有的意见提出,高中生大都属于未成年人,生理、心理都还没有完全成熟,应当将需要乘车上下学的高中生纳入使用校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