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糯康受审全程 创造中国司法史上多项第一(2)
糯康落网
55岁的依莱是个老江湖,尽管专案组派出最有经验的审讯员审理,十天时间里,依莱仍旧没有交代。正在专案组一筹莫展时,另一个情报让审讯出现了转机。依莱有一个侄子叫岩端,也是做毒品生意,被老挝警方抓获。通过与老挝警方交涉,岩端被移交给了中方。岩端交代,自己是依莱在湄公河上布置的眼线,发现大货船就向他报告。案发当天早上,依莱让他到河边蹲点,但岩端却睡过了头,还被依莱骂了一顿。
专案组在看守所里巧妙安排了一个让依莱不经意间看见岩端的场景,这个设计的场景显然起了作用,依莱大惊失色,随后交代了“10·5”案的来龙去脉:因两艘中国船只不交保护费,加之2011年9月,缅甸军队征用了一条中国商船袭击糯康的大本营,使其对中国船只怀恨在心,便策划组织杀害中国船员,勾结泰国不法军人,制造中国船只贩毒的假象。
在韩旭光看来,无论日后案情如何发展,依莱的交代是最关键的,这个时候案情已基本明朗,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将集团主要成员缉拿归案。此时,韩旭光接到妻子的电话,他向妻子保证,肯定能回家过春节。
然而,好事多磨,抓捕糯康并不顺利。在依莱被抓前,老挝警方就发动过一次对糯康的围剿,但失败了。主要原因是糯康在当地的眼线颇多,中方工作组刚抵达老挝金木棉,他就知道了。
为了抓住糯康,专案组用一个月时间精心设计了一套围剿方案,仅预案就做了3个。情报显示,第一次打击之后,糯康从老挝逃到了缅甸的深山之中。12月22日清晨,缅甸警方按中方策划的方案实施围剿,可还未动手即被暗哨发现,糯康再一次成功逃脱。当消息传到专案组总部时,韩旭光突然间说不出话来,一连抽了两包烟,中午也没有吃饭。“当了20多年警察,从来没有这么失望和痛苦过。”韩旭光说。经过两次围剿,糯康已是惊弓之鸟,抓捕难度越来越大。
不出所料,从2011年12月13日依莱被抓后,长达4个月的时间里,专案组没有抓到一个人。“这段时间太压抑了,就像钻进了黑暗的隧道,看不到一点光亮。”韩旭光说。春节前,妻子再次打来电话,韩旭光这次似乎没了底气:“五一节前吧,保证回家。”
或许是否极泰来,4月21日,2号人物桑康落网,仅4天之后,糯康就被老挝警方抓获。不过,在韩旭光眼中,这看似偶然,其实是专案组不断压缩其生存空间,他被动求变。同时,专案组策略得当,首先从之前“斩首”,变为“断指”,使其孤立无援;其次是“驱龙过江”,多次清剿逼迫他从地形复杂的湄公河西岸逃至地势平缓的东岸。
韩旭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此之前,缅甸和老挝警方均对其实施过围捕。当缅甸围捕时,糯康便逃往老挝,而老挝围捕时就会躲到缅甸,当两国联合围捕时,他就会逃到缅甸山上的原始森林,他甚至会站在山顶俯看警方捣毁其在散布岛上的指挥所。
而糯康被抓后, 4号人物翁蔑也主动向缅甸军方投降。
交锋
尽管已落网,糯康同样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曾先后六次参与审讯糯康的昆明市检察院公诉三处副处长邓水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糯康在审讯中异常冷静,思路清晰,回答问题滴水不漏。与其他犯罪嫌疑人相比,他自律性极强,没有多余的动作,不会主动要烟,对饮食也没有要求。
起初,糯康并不配合,回避各种问题,一旦问到关键的问题,比如“10·5”案是不是他策划组织的,他就告诉翻译他听不懂。但邓水云发现,在审讯人员提问时,他非常敏感,会专注地听,“感觉他听得懂一些汉语。”
韩旭光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糯康在老挝被抓后,对审讯人员还提出级别要求,他不接受处级以下审讯员审讯,嫌档次不够。“当然,在中国,他不敢提这样的要求。”韩旭光说。
在韩旭光看来,糯康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当年在金三角坤沙部队,桑康和依莱职位都比糯康高,但最终都心甘情愿做他的手下。他还在湄公河沿岸收买了很多眼线,确保危急时刻脱身。
经过多次交锋,邓水云总结了糯康的两大招术,趋利避害和因势利导。在回答问题上避重就轻,若发现审讯人员掌握情况,就会基于事实交代一些,若发现是换成新人审讯,他就会进行试探。
为此,邓水云每次审讯糯康前都会吃透所有的笔录,做详细的审讯提纲和应对准备。同时,在生活上还给予其一定的照顾,糯康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他也承认自己是“10·5”案的策划组织者。
在开庭前3天,邓水云最后一次审讯糯康时发现,他突然情绪波动很大,也不太配合,“他对于自己的命运应该已经有预判了。”邓水云说,基于他的表现,公诉机关做了应对糯康当庭翻供的周密准备。
不出所料,9月20日的庭审上,糯康否认安排劫杀中国船员,并称是自己事后看电视才知道的。但桑康等5名被告人都指证是糯康组织策划并指挥实施的。在两天的庭审中,公诉人在举证质证环节,出示大量证据,证明糯康犯有故意杀人罪、运输毒品罪、绑架罪和劫持船只罪等四项罪名。同时,泰国与老挝的证人出庭作证,证实了糯康犯罪集团劫持中国船只、运输毒品、杀害中国公民的犯罪事实。
最终,在铁证面前,糯康低头认罪,并请求中国政府从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