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深港两地的融合以及内地居民赴港购物更加方便以来,深圳人去香港淘货已经成为不少人的习惯。伴随着物价上涨,“赴港打酱油”也成为去年的热门词。深圳赴港购物的真实情况到底怎样?是不是会对深圳的商业带来冲击?深圳商家又应该如何应对?
昨天,深圳零售商业行业协会与万人市场调查公司公布了2010年11月份对深圳市民“赴港购物”的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共完成有效样本2029个。调查显示,赴港打酱油只是“小众行为”。
专门去香港购物占比不足10%
调查显示,2010年以来,深圳市民专门去过香港购物占比为9.76%,经常去香港购物的比例为19.7%(每月至少1次);偶尔去香港购物的消费者则高达80.74%。由此可以看出,去香港和中英街购物只是小部分人的小众行为,绝大多数的深圳市民仍在深圳消费。
从“赴港购物”和消费者的对应分析上看,收入和学历越高,去香港的购物比例越高、频次也越高。
赴港最爱买服装和箱包
购买商品种类方面,赴港购买服装、皮具/箱包的比例最高,达到71.11%;数码产品和化妆品比例超过40%,药品占比36.44%,珠宝首饰占比20.89%;超市商品消费比例为9.33%,其余商品比例低。
“赴港购物”的原因与其购买的商品存在较大的相关性。购买奢侈品主要是因为香港的国际知名品牌多、同等商品价格比深圳便宜、产品款式选择多和对商品的信任度;购买服装、皮具/箱包的主要原因是同等商品价格比深圳便宜和产品款式选择多;去香港购买奶粉、儿童用品的主要原因是同等商品价格比深圳便宜、产品款式选择多和信任原厂产地出品。
专家建议商家加大品牌引进
对于此次调查结果,深圳零售商业行业协会会长花涛指出,深圳仍是深圳市民主要的消费场所,“赴港购物”是深圳市民消费的一种辅助形式,属小众行为。另外,服装、皮具/箱包、数码产品和化妆品是消费者“赴港购物”的主要商品,而购买超市用品的比例相对较低。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深圳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到深圳消费,除了政府在消费大环境方面,如税收、交通、城市管理、高端消费项目引进的优惠政策等方面改进外,商家则应当在品牌引进、商品质量、种类、新颖性、信价比、品类管理等方面下足功夫。”花涛指出。(王敏)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娜】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