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破坏景点城市名声 多国抨击"宰"客现象(2)
“宰”客手段千奇百怪
在国外,也能听到一些人在旅游过程中遭遇不快的经历,但或许相比那些在三亚被“宰”的游客来说,只是“小巫见大巫”。《环球时报》驻西班牙记者搜索西班牙国内的一些网站,找到几条网民谈论被“宰”的信息。其中一人抱怨说,他在西班牙某海滨城市一家著名餐厅,没有吃到自己点的龙虾饭,却上了没有点的黄油面包,而且被重复算账,一顿饭花了150欧元,感觉就像是“被抢劫”。一名在葡萄牙做地接的导游曾给记者讲过他带团在里斯本被“宰”的经历:在饭店吃饭时被多收好几瓶葡萄酒的钱。后来在葡萄牙朋友的帮助下,饭店才承认结账时出了差错,最后退回多收的钱。
突尼斯是靠旅游业支撑的国家,但发生“阿拉伯之春”后,该国旅游业遭受重创,靠旅游为生的人开始恶性竞争。《环球时报》两名记者去年去突尼斯采访时,一出机场就被黑车司机纠缠,几个司机为拉客还差点动起手来,最后到达酒店时愣说一开始说好的价格是按一个人收的,两个人就要交双份的路费。
在西班牙也有类似的现象,像马德里和巴塞罗那这样的大城市,有极少一部分出租车司机会欺诈游客,他们往往只在机场拉客,通常是白天时就把计价器调成夜间计价、多绕路以及巧立名目收游客的行李费。
近年来,德国人兴起到土耳其等国的“廉价度假游”。前不久,记者的朋友约翰和家人参加了一个由德国一家知名旅游公司组织的“土耳其五星旅游”。结果旅行社为赚取利润,安排的酒店都十分偏远,旅游时自费项目也逐渐增多,约翰一家的“廉价度假游”变成度日如年的“受罪之旅”。由于吃不惯酒店饭菜,约翰一家4口出去自己吃,结果每人一个海鲜套餐加上饮料,被收费200多欧元,是德国一般餐馆的3倍左右。回德国后,约翰请律师出面,向旅行社投诉,最终获得的赔偿达到旅游费用的1/3。
德国汉堡专门处理景点“宰”客的律师阿希格尔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德国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爱打官司的游客。每年约有150万德国人对景点各种机构进行投诉,其中有四五万宗投诉最后要到法庭解决。阿希格尔解释说,德国人景点投诉的内容很多,比如酒店餐馆收费太高,酒店内看到蟑螂,旅游纪念品质量不好等等。他还说,很多德国游客碰到“宰”客时,会像处理犯罪现场一样,用相机或摄影机取证,有的还会请人作证。在旅程结束后,他们会向旅行社和消费者协会等投诉。由于德国游客有取证的习惯,很多景点不敢怠慢德国游客。
明码标价与重罚相结合
在墨西哥,常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但很少听到有谁在景点被“宰”的事情。记者发现,在餐厅和商店,菜肴和纪念品都是明码标价。
墨西哥对景点“宰”客者的处罚可能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墨西哥“博霍克斯”旅行社负责人马丁内斯说,墨西哥旅游业有着相对成熟的正规化管理,《联邦旅游法》从法律上明确保护游客消费权益,对拒不履行旅游合同约定义务和景区“宰”客事件,当局将依法严肃重罚,绝不留情。该法案第4章第128条规定,在景区“宰客”者可处最高90天的监禁,被罚金额从1万美元到27.8万美元不等。
《环球时报》记者还电话询问了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朋友,大多反映当地景点“宰”客现象不多。日本旅游景点大多物价昂贵,比如人们常去的高尾山,在山下自动机出售的100日元一瓶的饮料,在半山腰上买要150日元,到山顶就是200日元。在旅游景点的饭店里,一根黄瓜的价格通常是普通菜市场的两倍。不过,大家并没有被“宰”的感觉,因为平时也是这么贵。
《环球时报》驻印度记者最近几年去过不少地方,总体感觉是印度旅游业比较规范,诚实守信,只要事先了解好情况和价格,出门之后基本没有被“宰”或被“黑”的经历,也没有遇到过游客和店家因开销问题发生争执。印度凡是收费的旅游景点都明码标价,谁也做不了假,但印度人和外国人的票价悬殊,例如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门票外国人都是250卢比一张(约合5.5美元),印度人都是20卢比一张,“宰”客“宰”在明处。
据记者调查,西班牙对旅游业的管理比较严,在饭店可以找到投诉单,顾客如果对服务不满意,有权向服务场所索取投诉单并将其交警察局或者政府登记处。此外,西班牙各地还设有旅游投诉电话,比如马德里的“010”就是。为检测投诉电话是否有效,记者用座机拨通了这一电话,电话仅响了一下就被接通。
德国旅游业协会的工作人员鲁迪格-鲍尔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协会的数万会员之间也有相互监督。如果哪家餐馆不守行业规矩,就会被警告,甚至除名。此外,德国人喜欢对景点是否“宰”客进行社会监督。德国最大的私立电视台RTL有一档“景点投诉”的电视调查节目,每周都会有一个在某景点挨“宰”的旅游者或家庭向观众讲述亲身经历。然后,该台记者会通过现场调查,让这些景点大曝光。据说该节目的收视率能达到数百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