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国家调整政策应对“货币海啸” 避金融危机(2)
印度
央行直接干预市场
印度孟买MCX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舒穆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一个时期以来的量化宽松政策影响,包括印度在内的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问题加速恶化,发达国家的货币扩张政策和经济渗透已对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冲击。因此,他表示完全赞同罗塞夫的观点,即发达国家所实行的货币扩张政策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带来了极大危害。
事实上,自2010年11月美国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印度经济一直面临政策困境,一方面通胀率连续维持高位,另一方面高利率刺激美元资本大量流入,严重影响了印度的汇市和宏观经济稳定。印度央行行长苏巴拉奥认为,虽然印度的经常项目逆差问题需要大量资金弥补,但资本流入的构成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同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一样,随着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推动大量外国资金流入印度,卢比对美元的汇率大起大落,出现剧烈波动:持续升值后急剧贬值,随之而来的是大幅反弹,曾在单个交易日对美元汇率的涨幅达到2%。为了稳定卢比币值和印度经济,印度央行被迫从去年10月起出台了包括直接干预外汇市场等多项严厉管制措施。12月中旬,印度央行又在抛售美元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打击外汇市场投机行为的举动。
南非
实施积极财政金融政策
南非储备银行副行长恩托皮莱·克甘亚戈3月1日在一次投资大会上表示,全球金融危机如期波及南非。面对这场危机,南非采取了积极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及早做出决定将危机影响降到最低,保持南非经济持续温和发展。但是大量资本的流入给南非的汇率政策造成巨大压力,使南非政府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复杂化。
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造成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南非国内的食品价格。大量外部资金的流入,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南非财政环境恶化,汇率大幅波动和居高不下的通胀率:2011年12月南非通胀率为6.1%,食品通胀率达11.1%。兰特的大幅升值以及粮食和石油价格的上涨,推高了最低工资,使单位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使南非的就业形势恶化,经济增长步伐减缓。
针对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南非财政部长普拉温—戈尔丹曾批评说,在高度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中,这种全然不顾他人的做法使发展中国家被迫采取更多应对措施以降低美元大量流入市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南非政府就从财政和货币政策上进行了积极应对。特别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实行了灵活的通胀目标框架政策,以确保国内经济的稳定。南非认为,稳定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应对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挑战的最好办法。(本报驻巴西利亚、新德里、约翰内斯堡记者吴志华、颜欢、廖政军、苑基荣)
点 评
洪平凡(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美元和欧元是世界上最大的两种国际储备货币。全球外汇储备的60%和20%左右分别是美元和欧元资产。美国和欧洲竞相实施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损害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首先,量化宽松政策造成了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短期外资(热钱)的激增,严重影响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宏观经济稳定。其次,美欧将其主权债务成本转嫁给持有很高外汇储备的新兴市场国家。再次,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欧洲央行所持资产大幅增加相应的是在负债表中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即基础货币的大幅度上升。未来,如果美国和欧洲货币当局无法迅速有效地回笼这些庞大的基础货币,新兴市场国家将会承受通胀和国际储备货币贬值给其带来的损害。因此,国际社会现在必须警惕欧美量化宽松竞争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风险。
王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人员):无论美联储是否在近期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都不意味着美联储在中短期内会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即便美联储不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但在没有利率空间的情况下,今后美联储以其他方式的宽松货币政策也会频繁使用,否则,美国经济和金融运行将找不到更有效的牵引力。宽松货币政策与美国经济的刺激和金融的运行已然形成了一种依赖性关系。如果美联储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随着美元流动性的进一步增强,亚洲国家将面临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亚洲国家的货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从而导致贸易出口受阻,严重影响经济增长;其次,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亚洲国家的货币政策也开始转向宽松,再加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其所面临的国内自身通胀和输入性通胀双重压力越来越大,进而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平衡宏观调节的难度也会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