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学者南京大屠杀言论引风波 结束九年在华生活(2)
“不勤奋,你就被社会遗忘”
加藤很早就想着要出国留学。
他身高1米83,比大多数日本人高,个性也比较直率,这让他不太受周围人的喜欢。所以他从小喜欢看地图,想着有一天是不是可以向外走。高中时,他很想将来能到联合国工作,认真地学习了英文,从高二起还跑到大阪一家贸易公司做日英翻译,边打工边上学。
2003年,他18岁,高中毕业,正式踏上了留学路。家里穷,无法去欧美,他于是选择了北京。
他觉得自己“跟语言合得来”。这一点在他到了中国后也展露无遗,几年下来,他不但能说一口流利的、带点京腔的中文,还能用中文写作,在媒体开专栏。
他的第一篇文章投给上海的一家杂志,主题好像是《我从小的人生观》。文章被刊发了,不过编辑帮助改了许多,不只是语法,还有表达方式、段落等等,但主题没改变。
加藤从此开始给中国媒体写专栏,还常给都市报写一点很短的“老外说话”之类的文章。在媒体编辑看来,加藤“挺软弱”,让怎么改就怎么改。他露出一种不可名状的笑容:“你毕竟在中国的语境下写的,又不是日本,你抱怨这被改了,那被改了,那你干脆不要写了。”
2008年3月,加藤在凤凰网开了博客,5月时,偶然经朋友推荐,他看到了FT中文网一篇关于西藏问题的文章,于是写了个读后感,发给了文章后附的电子邮件地址。在邮件里,加藤自我介绍:“我是个日本人,在中国生活了这么多年,在北大读书,其实我也爱好写作,我在凤凰有个博客,如果你有时间和兴趣可以看一下。”
很快,作者魏城回了信:“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以撰稿人的形式给FT投稿。”
加藤首先连着写了三篇:《北京人为什么会闯红灯》《一个日本人看胡锦涛访日》和《一个日本人看四川大地震》。
“写到这里,他们说,开个专栏吧。”就这样,加藤嘉一的《第三眼》诞生了。这也成了他的“节点”。
那一年,他23岁。几年里,加藤写了几百篇,其中很多都在中国社会引起很大反响,比如关于高铁和刘志军的文章。
一直以来,他用中文、日文、英文,平均每月写25篇文章,同时还在撰写3至5本中日英文的专著,此外还要讲课,调研,做政策咨询,参与电视节目,还要跑步。
他坦言,自己的写作,大多不会“特别强调左右不同”,而更多从生活细处入手。当下的中国,左的,右的,年轻的,海归的,走资的,毛派的,非常复杂,“你如何跟这样一个没什么整体的,没什么核心的中国人打交道,哎,我觉得首先你得更加有策略。”
他不仅给《南方周末》写,也给《环球时报》写,这是两份被认为价值观相左的媒体。不过加藤说,他与《环球时报》的价值观没什么不同,虽然他更认可《南方周末》。
“我和《环球时报》的编辑们关系很好,总编辑胡锡进先生,我发自内心地尊敬,他很不容易。”但有时,他也会拒绝一些命题作文。
南京风波前的5月9日,加藤写了篇题为《感受疼痛》的文章,说:“为什么同时要做这么多,明知效果会变差,自己会变得疲倦。是与我是个日本人有关吗?是因为日本人天生就是工作狂的原因吗?”
不见得。他说。
他的父亲生前说过:“嘉一,勤奋是你唯一的才华,不勤奋,你什么也不是了,就被社会遗忘了。”如今,在加藤即将离开之际,FT中文网站给出评价:“在过去数年间,他是我们最勤奋、最多产的专栏作家之一。”
白岩松为他的自传写评语道:“我们现在有理由夸奖加藤所做的一切,但是或许十年或二十年以后才能看到书中真正的价值。”
这话让加藤“兴奋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