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 → raybetapp2涓嬭浇 → 国内新闻 |
在河北大学学生陈晓凤因车祸离去后的这一周里,想多找到一些她的清晰的照片是件困难的事。
我们唯一能看到的就是那张遗照:短发、白衣裳、平静得近乎没有表情的脸。有人想祭奠她,却从搜索网站上张冠李戴地找出一张同名的选美女孩的照片。
关于她的文字同样也稀疏得可怜。头3天,她只出现在微博的140个字符里。到第4天,关于她的文字多了些,但也不足500字。诸多报章上,她仅仅是受害人“陈某”。
似乎对一些人来说,“陈某”就够了。
相反,李刚的名字就热得多了。“我爸是李刚”成为网络流行语,短短8小时,抱琴演唱的《我爸是李刚》视频就出来了,瞬间点击过万。一周来,“我爸是李刚”的语句接龙接力赛在网民中如火如荼地进行,恶搞“李刚”的诗歌、对联、漫画、笑话,近乎“汗牛充栋”。人们甚至忘记了肇事者李启铭的名字,却牢牢记住了其父李刚。李刚,已成一种“符号”。
“我爸是李刚”这句话就像“最痛的一根刺”,一下刺破了网民心中那只“梦想公平的气球”。于是,嘲弄之、恶搞之、娱乐之,辱骂之、践踏之,甚至诽谤之。
“李刚”怎么都不够,那么陈晓凤呢?
同样是泪流满面的脸,李刚父子的痛哭,通过央视的卫星频道传到了最偏僻的村庄,每隔几小时便滚动播出一次;而一个小视频工作室记录了陈晓凤家人在她“头七”这天烧纸钱、声嘶力竭跪哭求真相的场面。画面没有在电视台播出,在网上,找到这个链接并点开它的人也并不多。
决堤的不只是眼泪,还有更多真假莫辨的事实。没人知道受害人“陈某”的人生之旅是怎样的,很多网民一路狂奔,踏上了另一段旅途:“人肉”搜索,李刚父子有5处房产?再“人肉”,李刚岳父是更高的官员?再再“人肉”,河北大学校长论文造假?再再再……不知道下一个会是什么。
关于此案的各种未被证实的消息满天飞:与陈晓凤一起的受伤者张晶晶被保研、保博,安置工作,给大额补偿;陈晓凤同寝室的女生都保研、封口……
瞧,整个事件多像一场挖宝比赛。人们总能找到下一个“矿石”,当官二代的话题不足以吸引眼球时,就会寻找下一个,再下一个。大家似乎忘记了第一块“基石”,忘记了我们最该做的、最初的出发点:缅怀、祭奠这个刚刚20岁的花季农家女孩。
把我们的逻辑再往前拽一把。李刚是此事件的主角吗?李启铭已经成年,能承担法律责任,而其父李刚至少在这起车祸上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即便有责,也只是道德责任。所以,舆论不能、也不应该“杀人”。
当然,有人把“我爸是李刚”这句话当检举信。但李刚的房产、职务行为等是否存在问题,从法律上讲,与这桩车祸案件并没有直接关系。我们不应该把这场交通事故,按“人性遗传学”的虚假逻辑倒推,演变成对“恶官”的标签化解读。说到底,这桩车祸案件是法律问题,而“官二代”跋扈是社会问题。
换句话说,就算李刚有问题,那此李刚也有别于“我爸是李刚”的那个“李刚”。所以,愤怒和浮躁的情绪宣泄解决不了问题,我们静候的应该是法律,而且只能是法律。
到这儿,我们就能回到事情的原点:比记住李刚更重要的,是记住陈晓凤。对陈晓凤最好的祭奠,绝非“不是每一瓶牛奶都叫特仑苏,不是每个人的爸爸都叫李刚”、“李刚,爸爸中的战斗机”这些意气之语,而唯有真相。适当的克制是必须的,给真相一个空间,让逝者安息。
让我们稍稍欣慰的是,本文截稿时,终于有了更多一些关于她的文字——
“晓凤的两个奋斗目标是双学位和公务员”;遇难前,陈晓凤正打算竞选班长;陈晓凤生前最后一次更新QQ签名档:“成长无非就是让自己看明白还有哪些门没在你面前砰的关上”。
可惜,她的生命之门,瞬间砰地关上了。
参与互动(0) | 【编辑:邓永胜】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