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 或进驻女性航天员——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国内新闻

专家解读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 或进驻女性航天员

2010年10月28日 08:31 来源:中广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天宫一号模拟对接图(资料图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昨天(27日)表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已经正式启动实施。按照工程计划,我国将于2011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的最后一步,我国载人空间站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航天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威望做出重要贡献。

  昨天晚上,中央台记者陈欣专访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工程师黄伟芬,一一追问工程诸多细节:

  第一问:中国“天宫”,如何从梦想走向现实?

  记者:我们知道今天我们的发言人宣布,中国的载人空间站的工程已经实施启动了,这个工程是不是也有一定的步骤和计划来一步步的推进呢?

  黄伟芬:按照我们国家目前载人航天工程的规划,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空间站工程是分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两个阶段来实施的。在2016年前,我们国家是先要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的驻留等空间站的关键技术,然后我们进行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实验,到2020年前后研制和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和实验舱,载轨组装成一个载人的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我们也要建立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的技术,突破这个技术,然后开展比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的一些实验。

  第二问:分两步实施,发展为何需要步步为营?

  记者:您刚才提到分为两个步骤,一个是空间实验室,第二个是空间站,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是有区别吗?

  黄伟芬: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还是有区别,在整个载人航天发展史来看,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它首先是建立一个空间实验室,然后在空间实验室的基础上再发展成空间站,无论从技术的难度和实施的规模来看,空间站肯定是比空间实验室是要更进一步的。

  记者:具体的从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或者看到的,空间站的规模更大还是说更重?载的人更多?具体有哪些区别?

  黄伟芬:空间站肯定载轨的规模是更大,舱段的组成更多,它的整个在轨运行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比如说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在轨运行了15年,它原计划在轨运行10年,但通过在轨的维修、维护,所以在载轨运行了15年。

  第三问:已有“神舟”载人飞天,为何还要“天宫”常驻太空?

  记者:我们知道太空人已经上了太空了,为什么我们还要花这么大的力量来进行建造载人的空间站这个工程呢?

  黄伟芬:从载人空间站来讲,它实际上是一个在轨的载人空间飞行的一个空间平台,它是载人飞船技术的发展和延续,也是一个标志,因为在轨建立了空间站之后,我们能提供更长时间的在轨飞行,然后还能充分利用空间的环境资源,能开展大量的科学实验,我们有了更充足的空间资源进行利用,而且也是未来实现星际飞行,在外星球建立空间基地一个中转的平台,一个中转站。所以空间站的工程是整个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而且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技术。

  记者:我们知道以前的神舟飞船在天上,我们的杨利伟或者翟志刚他们在天上逗留的时间停留的时间以天为单位,以后我们的空间实验室或者到更进一步的空间站这个时间是不是以月或者年为单位?

  黄伟芬:当然,比如刚才我说到“和平号”空间站在轨运行了15年,进行了对地观测、天体、物理、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科学、航天新技术等4万多次的科学实验,取得了非常珍贵的一些科学数据和资料。空间站的建成意味着我们国家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的实现。

  采访中黄伟芬副总师还透露:中国载人空间站可能迎来我国女性航天员的进驻,也可能向其他国家的宇航员敞开大门。

  “空间站”这个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897年,当时德国科幻作家拉塞维茨认为“空间站”是太空旅行的关键。从历史上看,上世纪70年代初,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个宇宙空间站“礼炮1号”,并曾前后运行过8座空间站。而70年代末,美国唯一一座空间站——“天空实验室”坠落,随后,由于空间站的投入巨大,各国开始研究合作建设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在1993年完成设计,开始实施。它耗资约1200亿美元左右,可载6人,工作寿命为15~20年,是人类在太空营造的大型科学宫殿,也是世界各国通力合作,联手放飞的超级"人造卫星"。

  30多年前,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立项上马;16年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启动;今天,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正式启动,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问天之旅中,中国正在加速奔跑。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