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 → raybetapp2涓嬭浇 → 国内新闻 |
昨日,肩负着中国海洋维权护渔重要使命的中国最先进的渔政船———中国渔政310船圆满完成前往东海钓鱼岛的“处女航”,顺利抵达南海渔政总队广州新洲码头。这次历经20多个日夜的巡航,310船不辱使命,战风斗浪,总航程达2386海里,完成了对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8个无人岛礁的巡航,巡航面积达23380平方公里,覆盖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所有海域。
随船归航的南方日报记者与后方联动,全程记录了钓鱼岛巡航的整个过程,发回了大量有影响力的报道。
现场特写
胜利归航献上鲜花
昨日上午,天高气爽,在南海渔政总队广州新洲码头停靠的中国渔政311船上,包括南海区渔政局各级负责人和数家媒体记者都在翘首等待310船的归航。
近了,近了……10时许,310船终于从远处驶来,数十名渔政执法人员笔直地站在船边等候检阅,在311船上等候多时的人员随即挥手致敬。
20多天的牵挂和朝思暮想,310船首航圆满完成。前来迎接的南海区渔政局局长用简短的话语表达了他的心情:“就像今天的天气一样灿烂。”南方日报记者代表报社向310船巡航船员代表献上鲜花。
不辱使命
完成首航和护渔执法
中国渔政310船这艘被称为中国目前最先进的渔政船,在其诞生后一直为各方所瞩目。11月16日,它在广州举行入列仪式后,立即乘风破浪,其“处女航”直指当前局势敏感的钓鱼岛海域。“这次310船巡航完成了首航和护渔执法两项任务,不辱使命。”南海区渔政局局长这样评价310船的整个航程。
据最新统计数据,这次310船钓鱼岛巡航一行总航程2386海里,完成了对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8个无人岛礁的巡航,巡航面积达23380平方公里,覆盖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所有海域。
这不是一次最远的行程,但却是一次富有挑战性的跨海区大型护渔行动,在南海区渔政史上并不多见。“310船面临着几个未知因素和已知因素的影响。”亲率编队奔赴最前线的310船巡航领导小组组长、南海区渔政局副局长刘添荣说。
他所言的未知因素,指的是310船是新船、新人、新航程,刚刚入列的新船艇马上到未知的海域巡航,加上船员80%都是新人,310船会否“水土不服”,这是个未知数。他所说的已知因素,则是日方正加强对钓鱼岛海域的管控,而中日关系也日趋微妙。
“但事实证明,310船表现很棒,也获得了众多的掌声。”刘添荣说。
巡航期间,正值东北季风盛行、强冷空气不时骚扰影响,钓鱼岛海域海况恶劣,7—8级大风狂刮,白浪腾空,巡航遭遇艰巨的考验。刘添荣表示:“310船员始终保持着昂扬振奋的士气、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决维护国家权益的志气。”
未来展望
国家有发展渔政装备力量新计划
我编队巡航期间,日方视我编队如“大敌”,日本海上保安厅先后派出10艘巡逻船、63架(次)飞机对我渔政编队进行跟踪骚扰,其中抽调了国内3艘大吨位载机巡逻船专门对付我310船。
南海区渔政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我巡航编队与对方展开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在日方一而再的干扰中,我方渔政编队始终严正向日方声明我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立场,多次向日方喊话要求日本巡逻船只与飞机立即离开钓鱼岛海域。
我方渔政编队向日方喊话抱着何种心态?“我们有底气向日方喊话。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们在这一海域执行常态化巡航护渔,任何国家无权干涉,要日舰立即离开钓鱼岛海域是我们的正常要求。”南海区渔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9·7”撞船事件过后,外交部庄严承诺,今后将对钓鱼岛海域进行常态化渔政巡航执法管理工作。“310船巡航钓鱼岛海域后,中国渔政对钓鱼岛海域等重点海域的常态化巡航护渔仍将持续。”南海区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国将组织更强的力量更好护渔。与各大海区历次重大巡航护渔一样,这次巡航护渔也是由中国渔政指挥中心统一组织指挥,“对于维权护渔,未来农业部将统一部署,不分海区,根据需要随时抽调力量进行”。
据透露,目前我国正加强渔政装备及渔政队伍建设,提高渔政执法能力,“国家有发展渔政装备力量的新计划,3—5年内我国渔政执法船艇、装备将有跨越式提高,渔政队伍也将出现里程碑式的突破。”
-大事记
●2010年3月6日渔政310船在湛江海滨船厂下水。
●9月29日渔政310船举行交船仪式。
●10月1日渔政310船驶回广州母港。
●11月16日渔政310船正式入列,并首航赴钓鱼岛巡航护渔。
●11月20日310与201组成的中国渔政编队进入钓鱼岛海域。
●11月21日中国渔政编队成功绕钓鱼岛一周。
●11月28日中国渔政编队将巡航范围扩大到覆盖整个钓鱼岛海域。
●11月29日中国渔政编队在钓鱼岛海域遭遇9级大风,依然坚持巡航。
●12月6日渔政310船完成首航任务回到广州。
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苏稻香黄应来 通讯员张德明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吴伟洪
参与互动(0) | 【编辑:吴博】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