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延伸
去年全球29.5万人
死于自然灾害
德国慕尼黑再保险集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有29.5万人死于自然灾害。报告同时显示,去年全球自然灾害总计造成约1300亿美元经济损失。
去年全球发生有记录的严重自然灾害950起。按灾害次数计,2010年是1980年以来自然灾害第二多的年份,而且,去年自然灾害次数远超近10年来的平均值785起。
去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中,九成与恶劣气候有关,例如风暴和洪水。
极端天气可能全球泛滥
据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天气研究计划负责人卡西姆·阿斯拉尔卡西姆·阿斯拉尔介绍,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聚集,地球将继续变暖,因此可能导致在未来出现气象极端事件的增加。
“特别是热浪和干旱。例如,以往100年才出现一次的热浪,将可能变为20年出现一次的程度。”卡西姆说。
专家观点
把气候研究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
2004年2月,美GBN公司(美国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发布了一份名为《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报告,预言中国南方将在2010年前后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尽管“预言”有些耸人听闻,但国内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应从中警醒,将气候研究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2010年前后中国南部将持续十年干旱?
“今后20年内,全球气候将发生突变,一场全球性灾难就摆在我们面前,成百上千的人将在自然灾害中死亡。”
“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2.8摄氏度,北欧下降3.3摄氏度……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没,英国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
这些“预言”来自美国五角大楼2004年向美国前总统布什递交的一份“秘密报告”,报告警告说:今后20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要超过恐怖主义。
报告特别提到2010年的中国气候状况:
——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夏季风可以为中国带来降水,但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这份报告由美国国防部出资10万美元,委托GBN公司完成。研究的出发点是设想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最坏的可能性,并提出应对之策。
“北涝南旱”的结论早已得出
中国南部会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吗?中国现在的“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会变成“北涝南旱”吗?
通过大量的分析,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罗勇绘制了从1951年到2000年我国夏季降水分布图。“可以看得出来,我国降水集中的地区在有规律地变化着,存在着20年左右的周期。未来10年多雨区可能会重新回到北方,也就是可能在2010年左右形成了‘南旱北涝’的局面。”罗勇说。
无独有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早在GBN报告发布前一年也得出了“南涝北旱”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结论。
从1999年开始,钱维宏从事“近百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干湿变化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他分析了我国2000年前160年间的有关气温和降水的资料发现,从1910年—1940年,我国夏季降水是南方多,北方少;从1940年—1980年,我国夏季降水是南方少,北方多;从1980年到现在,我国夏季降水又是南方多,北方少。南北降水转型的周期为70年。钱教授说,根据70年的周期预算,从1979年开始的“南涝北旱”,到2015年左右将转变为“南旱北涝”。
“预言”具有启发意义和预警价值
针对GBN报告的预测中国科学家已经进行了三次研讨。与会专家认为,虽然该报告中对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极端情景几乎不可能发生,但其中对中国部分的预测还是很有启发意义和预警价值的,它提醒中国科学家将气候变化研究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目前气候学家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更多地只是涉及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等等,“这份报告提醒我们,气候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问题。”罗勇说。因为气候突然变冷,会导致农业产量降低,引起食物短缺;洪水和干旱这些气候极端事件将导致淡水供应和水质降低;冰和风暴将导致战略性化石能源的供应中断。“这些都会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
“必须指出的是,GBN报告描述的情景仅是极端的情况,也许发生在某些地区,但不会是全球所有地区,而且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本报综合报道)
参与互动(0) | 【编辑:邓永胜】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