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GDP为39.7983万亿元,即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同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达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速双双超过GDP的增速。
从“十二五”开始,我国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我国如何借鉴其他国家应对“中等收入陷阱”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
不少权威专家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十二五”期间刻不容缓。目前,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制造业生产能力已经大量过剩,再靠大量投资拉动增长也没有太大的潜力。要迈过“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仍然是重要的任务和基本方向。
自主技术品牌。如果一个经济体系不能拥有自主的技术品牌和资源,这个经济体的成长效益就会大大下降。这种下降就是“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主因。
分配体制改革。收入差距过大和国民收入未能与GDP实现同步增长被认为是一些国家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最主要原因。真正藏富于民、让老百姓真正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是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途径。
社会流动性降低,容易使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政府的投资应该从物质资本投资转移到教育和健康等人力资本投资,不仅是总量要增加,还要着重消除教育和健康的不平等。
通过教育脱贫来改变人的一生,要保证农民工的下一代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中国社会已经实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要启动企业社会责任,让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推动大家实现共同富裕。
在体制上要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体制,还要放松各种市场准入限制和职业准入限制。要让人觉得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这对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相关链接】
“中等收入陷阱”是2007年世界银行的报告《东亚复兴》首先提出的。
历史经验证明,不少新兴市场国家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之后,很快就会奔向人均GDP1000美元~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人均GDP到3000美元附近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将集中爆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贫富分化严重,腐败多发,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和马来西亚等国在上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美元~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在同一时期,只有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少数国家和地区跳出了“中等收入陷阱”。(邹寓)
参与互动(0) | 【编辑:马学玲】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