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春见闻:大别山菜农“秀”账本 称打工更有吸引力

2011年02月09日 15: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大悟2月9日电 题:大别山菜农“晒”账本 称打工更有吸引力

  中新社记者 周锐

  “光我们这个村去年就添了20多幢小洋楼,不过盖楼的钱几乎都是打工的人挣回来的。”

  新春之际,中新社记者来到著名革命老区大悟县的三里镇。在素有当地“菜园子”之称的山口村,刚刚赶集回来的陈凤玲给记者“晒”了她的售菜账本。

  “电视里天天都在讲降菜价,但我家菜的价格去年却一直卖不上去。”陈凤玲说,虽然进入腊月后菜价涨了一些,但大蒜、芹菜每斤的价格比前一年至少低了一元。

  陈凤玲家共有2斗3升田和1斗3升菜园子。田里每年产的1000多斤谷子,基本可够自家一年口粮,而家庭收入则主要依靠卖菜所得。

  目睹了“蒜你狠”的疯狂,陈凤玲去年将大蒜选为主要种植的作物之一。农历七月半下种,春节前夕开卖,每斤2—3元。刨去1000元的种子,400元左右的复合肥,以及20元左右的农药开销,4个月实际获利1500元。“比想象中要低一些。”

  除此之外,陈凤玲的田里还种有葱、芹菜、大白菜等。各项相加,下半年来的收入在5000元左右。

  “我们村在外打工的,就连最简单的体力活每月也能挣到2000-3000元,如果会一门技术,一年甚至可以拿回4—5万。你看村里盖的那些新房子,都是打工的人带回来的钱。”

  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如今这里的年轻人几乎全部在外打工,每年也就过年这几天会稍显热闹些。再往后,村里就又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陈凤玲说,她丈夫去年也曾在内蒙古铁路建设工地上找了一份活计,但由于工作强度大再加上水土不服,最终还是选择回来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不过留守在村里也并不意味着清闲。蔬菜价格卖不上去,农药化肥一个劲的涨,再加上外地大棚菜的冲击。在传统的蔬菜种植之外,这里的村民如今也开始尝试着去做一些副业。

  受镇上发展板栗加工和茶叶种植的启发,一些村民开始把当地一些特色小吃制作成商品对外售卖。记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村里一些家庭单单通过晒“橡粉干”(由天然橡树之果实脱皮后加工提炼而成)和传统的手制豆丝,就获得了近万元的收入。

  陈凤玲的丈夫也动用积蓄在春节前买了辆三轮车,希望在农闲时跑跑运输。陈凤玲说,这几年政策好,村里光赚了钱搬去县里的就接近有80家。虽然现在的收入过日子完全没有问题,但还是希望多挣些钱存起来,让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在县里娶个媳妇安个家。

参与互动(0)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