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火星-500”6名志愿者多次进行紧急情况处理演练

2011年02月14日 09:30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火星-500”志愿者“全家福”:后排左二为王跃,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教员,先后参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和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火星”,我们来了!

  火星,一个充满神秘的星球,一个令人向往的天体。

  2010年6月3日,随着“火星-500”试验舱最后一道舱门关闭,6名志愿者正式踏上长达520天的“火星之旅”。

  2011年2月14日,经历256天漫长“飞行”之后,“火星-500”试验第一乘组将登陆“火星”。

  尽管这是一次在地面进行的“飞行”,但作为人类首次全面模拟载人火星探测试验,“火星-500”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今天,本报推出独家报道,带领读者感受中国志愿者王跃和5名外国同伴所经历的奇异“火星之旅”……

  最严苛的“飞行”环境——

  “漫长的旅程似乎是个黑洞,你辨不清方向,只是不停地走着”

  飞往“火星”,是一次远距离的星际旅行。520个日日夜夜,志愿者要在一个550立方米的模拟试验舱里,度过与世隔绝的别样生活。

  试验舱由医疗舱、生活舱、公共活动舱、登陆舱和火星表面模拟舱组成。试验舱的出口贴上了红色的蜡封,除非遇到意外情况,志愿者一旦进入,就不许中途撤离。为模拟真实的飞行状态,试验舱与外界的通话设置了20分钟时滞,一条信息来回就是40分钟。

  各国共有105个项目参加本次试验,这让6名志愿者很少有空闲时间。每天一起床,他们就要自行测量体温、血压、体重,抽取血液、尿液、唾液等,随后开始一整天的忙碌。中国志愿者王跃不仅要参与本国的试验项目,还要作为被测试者参与其他国家的参试项目。

  6名志愿者的工作不仅单调,身上佩戴的一些仪器设备也让他们“叫苦不迭”。脑电极试验就是一例:志愿者晚上要戴上电极帽,监测夜间睡眠期间动态脑电图。由于头皮上布满了电极贴和导线,睡觉时会感到非常难受。

  除了紧张的工作,生活中的考验还有很多——

  昼夜看不见:舱内看不到日出日落,没有光暗周期,这些因素打乱了志愿者稳定的身心状态,直接影响到志愿者体内的生物节律。

  饮食严格配:志愿者的食物大都以罐头食品和脱水食品为主,很难吃上新鲜食品,但舱内温室里种植的少量蔬菜可以作为配餐。

  读的是旧闻:志愿者在舱内看不到电视,也无法上互联网。南非世界杯比赛期间,作为足球迷的王跃只能苦等已经滞后的赛事结果。

  舱内的日子始终充满单调和枯燥。王跃在前不久发回的日志中坦言:“漫长的旅程似乎是个黑洞,你辨不清方向,只是不停地走着……”

  最难忘的“飞行”记忆——

  “如果没有中国参试,将是很大的遗憾”

  中国志愿者王跃3.4平方米的卧室内,挂着一张“航天英雄”杨利伟的画像。

  “杨利伟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代表人物,就像俄罗斯的加加林一样。照片不光对我是一种激励,我也借此告诉欧洲乃至世界宇航界的朋友们:中国人来了!”王跃说。

  该项试验于2007年启动,目前进行的是第三阶段试验。

  2009年10月,在中俄载人航天领域合作联委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国提出了参与520天试验的合作意向,俄罗斯专家谈到:“如果没有中国参试,将是很大的遗憾。”

  登陆“火星”前夕,俄罗斯“火星-500”项目组对试验成果进行了总结,认为6名志愿者已形成和谐、有序、高效、联合的工作团队,基本适应舱内生活,身体状态稳定。

  “飞行”期间,6名志愿者多次进行紧急情况处理演练。最近的一次是在去年12月,电力系统突发故障,舱内一片漆黑,空调停止运转,微波炉无法加热食品,热水无法补充,冰箱食品开始解冻……王跃和同伴按照地面指令沉着处置,渡过了难关。

  入舱参试,志愿者可以携带一定数量的个人物品。王跃带入舱内的有国旗、日记本、摄像机,以及一些中国书籍、歌曲和电影光盘,还专门准备了毛笔和字帖,利用试验间隙教国外志愿者练字,向他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试验中,最让外国志愿者感兴趣的是中医辨证研究,这是“火星—500”试验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研究项目。这个项目通过“望、闻、问、切”诊法,搜集志愿者的身体信息,获取长期密闭环境中人体功能状态的中医辨证结果。

  兔年春节,王跃在试验舱里度过。几位同伴一起挂灯笼、贴春联,用汉语向中国人民问好。对王跃来说,这个春节过得简单但意义特别,自己既是试验志愿者,也是文化传播者,要很好地体现中国人的品质精神。

  最坚定的“飞行”信念——

  “不能丢人!中国航天人是好样的”

  520天密闭试验,对人的生理心理极限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切都难以预料。和那些自发参与试验的国外志愿者不同,王跃知道自己代表着祖国,进退成败已不是个人的选择。

  在俄选拔培训期间,王跃是候选者中最为瘦小的一个。训练时有好几次摔倒在雪地里爬不起来,可他咬着牙念道:“不能丢人!”王跃进舱第一件事,就是展示带入的五星红旗。他要用自己的表现告诉世人:“中国航天人是好样的!”

  长期的隔离环境难免让人产生思乡之情。中国航天员中心专门设计了心理和文化支持方案,在春节、端午、中秋以及王跃生日时开展庆祝活动。多才多艺的王跃也携带了中国特有的窗花进舱,图案是“Mars500”和虎兔图形,象征试验跨越虎年和兔年。在密闭隔绝的环境下,祖国的每一样东西都是那样亲切温馨。

  “火星-500”试验激起了人们探索太空的热情,而王跃的加入更是吸引了国人的目光。无论是王跃的同事朋友,还是社会上素不相识的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王跃的关心支持——

  中方试验队定期给王跃传送电子书和视频,其中有他爱看的《百家讲坛》和历史小说。

  网友“东风”留言:“520天,英雄是不会感到寂寞的!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期待你成功出舱!”

  网友“鸽子妈妈”留言:“亲爱的孩子,我也是一位儿子的妈妈。希望你坚强、勇敢地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

  网友“毛大叔”赋诗:“青春少年非寻常,人类首次登星忙。神州儿女欣欢喜,为得华夏争荣光。”

  来自祖国的关心厚爱融汇成一股股暖流,让王跃在通往“火星”的艰辛征途上备感温暖,一路前行。

  遥遥“火星”近在咫尺,祝福王跃梦想成真!

  其他5名志愿者分别是来自俄罗斯的阿列克谢·西乔夫(指令长)、苏赫罗布·科莫洛夫、亚历山大·斯莫列耶夫斯基,以及来自法国的罗曼·查尔斯、意大利的迭戈·乌尔比纳。(牟加金 张晓祺 周猛)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