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邯郸2月16日电(刘刚)“没有管理员,不交任何管理费用,每人一个月花费不到20元,一年百元左右。”15日下午,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来到河北邯郸肥乡县前屯村互助幸福院,考查“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前屯村低成本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随着老龄化社会临近,养老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春节期间在保定与群众一起过年时还特别关注养老问题。而现实问题是,面对农村养老难题,每个村都建设敬老院,将所有老年人全部集中供养不切实际,而营利性托老院费用较高,大部分农村老人住不起。而在前屯村,老人们却在养老院其乐融融,自备吃喝,分文不拿。
“我们春节都在这里过的,在这里心里舒坦。”79岁的张凤山对中新网记者说,虽然家中三个儿子,但她还是执意进了养老院。
“住在这儿和在家花费差不多,还是孩子管我们吃饭、穿衣、看病。不同的是我们这些老人凑在一块儿,心里乐呵。”正在和老姐妹们打牌的76岁的张喜凤老人笑着讲她的感受。目前,这里共生活着24位老人,最小的65岁,最大的83岁,他们在这里打牌、下棋、健身、聊天。
前屯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种植蔬菜大棚和出外打工的人占村中大多数。2000年左右,蔡清洋发现村里出外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空巢老人”问题越来越严重,但他提出建养老院的想法却鲜有人支持。
“肯定弄不起来,弄起来也没人去。”“还是有传统观念,让老人到养老院总会被人认为儿女不孝。”蔡清洋说,房子和钱也是大问题,但在2007年小学合并给村中腾出了校舍。蔡清洋说自己也不请客也不送礼,就靠说好话向县里的包村干部求助,县里以物品的方式,资助床等物品,村集体筹集两万元资金装修。
2008年8月养老院开院,却没人愿意入住。蔡清洋劝说,村干部家属带头,开始入住了6个人。
村集体出资建院,免费供老年人集中居住,水电暖设施及费用、生活调料品,食用油由村集体提供,入驻老人其他生活所需的吃、穿、医等费用由子女负责提供,自带米面,每月花费不足20元人民币,院内老人生活上互相照顾。
低费用,又有年纪相仿的人交流,子女发家致富也无后顾之忧,慢慢地申请的人越来越多,互助服务的功能也越来越显现出来。一次一个老人不慎跌倒,同屋居住的老姐妹把老人扶到床上,又打了急救电话。因为抢救及时,张王氏老人很快脱离了生命危险。慢慢地这种模式收到了媒体的关注,一些学者也把目光投向这里,美国社会活动家、吉林财经大学教授朱迪斯也来到这里考查。
“65岁以上,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只需儿女申请,本人同意,与院管理办公室签订协议后即可入住,五保户和特困家庭由本人申请,村两委研究批准后入住”。蔡清洋算了一笔账:24位老人每年水电暖等项开支不足6000元,村集体出得起。每人每月生活费仅需几十元,老人们住得起。“现在就是房子不够。”蔡清洋介绍,前屯共有45名符合条件的,但因床位不够,很多老人都在排队。
目前,前屯村被确定为河北省“农村空巢老人帮扶工作试点村”,成为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化养老的新亮点。2010年,肥乡县推广前屯养老模式,要求新民居建设示范村配套建设自助颐养院,目前已有6个村颐养院投入使用。
15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对幸福院的房屋归属、日常运行等问题进行了详细了解。(完)
参与互动(0) | 【编辑:齐彬】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