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双流2月17日电 题:汶川地震孤儿的元宵节
中新社记者 孔任远
顾不得吃饭,12岁的李玉涵放下书包便开始更衣化妆。全国最大的汶川地震孤儿安置基地——成都双流“安康家园”的孩子们演歌舞、包汤圆、猜灯谜,一起欢庆元宵佳节的到来。北川女孩李玉涵就是晚会演员之一。
“先擦‘宝宝霜’,再化妆就不干了。”已上妆完毕的李玉涵逐个帮“家园”的小姐妹做“妆”前准备。她们的合唱《我爱我家》是今晚节目的第二个。等待上台的孩子们兴奋得跑来跑去,这个值班室改成的临时化妆间略显拥挤狭小。
“我爱我的家,姐姐妹妹和妈妈,爱就是感谢,不记任何代价……”台上的孩子们唱得很投入,歌词似乎是她们的心声。李玉涵告诉记者,节目从元旦到现在,已排练了一个多月,地点就在“安康家园”五楼宽敞的形体室。“不光唱歌,我们还要打手语,变队形!”孩子们抢着说,生怕记者错过她们的精彩。“我喜欢唱歌,也喜欢跳舞。上次晚会,我跳的是《彩云之南》。”12岁的王双清笑着告诉记者。这个身材颀长的羌族姑娘将来想当舞蹈家。她还告诉记者,这些歌舞都是“妈妈”教的。
“安康家园”的孩子都管“家园”的生活老师喊“妈妈”。“安康妈妈”除了照看孩子们的起居,有时也会担负课外老师的重任。无论是《我爱我家》还是《彩云之南》都是“安康妈妈”们手把手教给孩子们的。据“安康家园”胡源忠园长介绍,“家园”87%的“安康妈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80%以上有幼师教育或医护工作经历。
起舞欢唱后,李玉涵和小伙伴们穿上围裙,包起了汤圆。食堂里到处是挂着面粉的笑脸,餐桌上则躺着一个个形如卵石的汤圆,有的还没封好口。11岁的周美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家开餐馆,几乎每天家人都会围坐包汤圆、饺子。包汤圆就是“家”的感觉。
“家”的感觉在安康家园处处能感觉到。刚搬来双流“安康家园”的第一晚,李玉涵和宿舍几个小姐妹躺在床上讨论许久,决定给寝室起名“缘巢之家”。“我们四个老家分别是北川、广元、江油和阿坝,但是从四川到日照,又到双流,我们都在一起。我们有缘分,是一家人。”李玉涵向记者解释她们取名的寓意。
“5•12”地震后,日照钢铁集团公司会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建立日照“安康家园”,救助地震孤儿712人。2009年6月,“安康家园”迁址成都双流。目前,“安康家园”是625名汶川地震孤儿的“家”。(完)
参与互动(0) | 【编辑:齐彬】 |
专题:记者新春见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