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 题:中国军队强化忧患意识 强军之路稳步推进
中新社记者 陶社兰
年年“两会”,“中国军力如何发展”都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今年是中国“十二五”开局之年,长期从事作战理论研究的军队人大代表、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原副部长刘伟伟说,“两会”期间,军队代表最为关注的是未来5年,国防和军队建设将会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
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在不久前的一次访问中,曾引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古训。在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和周边安全环境依然复杂,影响国家安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如何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毋庸讳言,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军队现代化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国防和军队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军力的发展始终是中国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关注热点,人们留意到,新年伊始,中国新型战机“歼-20”试飞引起外界广泛关注。歼-20成功试飞,相对于民众的一片欢呼,军方则更为冷静和理性。国际级试飞员、军事理论与试飞专家徐勇凌说,中国空军的装备发展需要稳定而持久的战略。歼-20战机的腾飞,绝不是针对某个特定国家的。
刘伟伟接受中新社访问时表示,民众对武器装备的发展表示关心,这是好事;而国际舆论的关注,也是正常的。有些人对此存在的戒心和疑虑,相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消减。刘伟伟认为,中国的发展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而中国自身的国家安全也需要强大的军力保障。
关于这个问题,梁光烈也曾坦承,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军事力量确实有一些发展。按照中国的安全需要,我们也研制了一些武器装备,但其现代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反对有人把中国军力发展说成是‘中国威胁论’,希望外界正确评价和看待中国军力的发展。”他强调,中国发展武器装备完全是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国家安全的需要,绝不针对任何国家,也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当前,中国军队正处在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军队建设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今后5年,中国军队将围绕2020年前基本实现机械化并使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目标,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提高部队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军事专家指出, 建设一支与中国国际地位、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国防力量,关键是提高军队的威慑和实战能力。巩固的国防,强大的军队,始终是国家和平发展的基本保障。从中不难看出,安全与发展并重,富国与强军统一,将是未来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调。(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