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全国“两会”备受关注 “协商民主”破解政改难题(2)

2011年02月28日 08:03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协商民主”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价值理念,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培育了国家与社会之间合作型政治关系

  奈斯比特正确地看到了中国国情对于政治体制选择的基础性作用,看到了“纵向的民主制度”的特点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于“中国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与中国人民自下而上的参与相结合”。但他未能进一步剖析,如何实现这种有效结合并确保其民主性质?如何做到不断地“通过倾听自下而上的声音并且保持高层的决策权”,使“纵向”也能“民主”,也是“民主”?

  其奥秘,就在于“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价值理念——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协商民主在国家权力中枢和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一道桥梁,优化了国家权力结构,增强了政治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通过协商民主,中国共产党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意见建议,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从而使共产党的执政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凝聚民智,更好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保障人民民主的充分实现。

  “协商民主”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在我国,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标志的选举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而协商民主则是对选举民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协商民主作为与选举民主对应的民主实现形式,其普遍意义是公民或者其代表通过广泛讨论,互相交流意见,了解彼此的立场和观点,在追求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寻求并达成各方可以接受的可行方案。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双重民主架构,这是我国政治体制的独创性优势之所在。在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表决进行重大决策之前,中国共产党就决策方案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进行有效的政治协商,有利于广泛吸收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优化决策方案,有利于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照顾少数人的合理意见和要求,保障公共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

  “协商民主”培育了国家与社会之间合作型政治关系。协商民主在国家公共权力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具有良好控制和广泛联合能力的体制,通过合法的、非竞争的渠道与国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协商民主的各项制度安排,将不同阶层和社会集团的代表性人物与国家权威紧密联系起来,建立起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型关系。在制度化的协商合作中,一方面,国家权威进一步巩固并获得稳定的支持来源,国家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扩大了国家权威的合法性基础;另一方面,不同社会利益群体有序地参与政策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国家与社会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既有利于实现广泛的政治参与,又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意志和强大的社会整合力,因而是中国现代化变迁的时代需求对民主形式的一种理性选择。

  “协商民主”促进了平等、合作、和谐、包容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协商民主强调对公共利益的责任,以理性方式对待政治问题,强调政治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互相尊重,通过协商、交流和对话,建立和巩固团结合作所需要的社会信任基础。协商民主强调求同存异,包容差异性,平等公正地对待不同利益群体的合法利益与合理要求。协商民主谋求互利共存,体现了宽容的人文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性的政治文化氛围。

  “协商民主”实施的关键,在于执政党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自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提出,“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各级党委都要“增强开展政治协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凝聚各党各界的思想共识、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协商民主”实施的前提,在于参与方平等相待,协商的环境友好、氛围融洽。协商当然需要主持和主导,但主持应公正公道,主导能导出真知灼见。如果有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或威权,不叫协商,只能叫咨询或听取意见。我们党强调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的时候,必须非常注意充分倾听人民的呼声,反映人民的要求,整合人民的意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最大多数人的积极性。

  “协商民主”实施的保障,在于“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从制定政治协商规程入手,加强民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规程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程序设计,对公权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和自我约束。它不但要求制定和适用规程的主体、也要求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按既定的规则和程序办事,使协商制度科学化、公开化、具体化,使协商过程可规范、可操作、可监督,避免因为领导人主观意志和集体走过场而使协商民主落空。规程提供了一个制度平台,把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纳入秩序轨道,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和群众利益诉求得到有序反映。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前后,中央要求进一步规范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协商,对政治协商的原则、形式、内容、程序以及其他有关问题,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广州、浙江、广东、江西、北京等地相继推出了“政治协商规程”或“加强政治协商工作”的意见、办法,在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协商民主”要创新形式。不仅在政协组织内协商,也可在基层、在社会组织之间协商;不仅在会内协商,也可在会外协商;不仅在书面协商,也可在互联网上协商。党的十三大报告就曾提出“社会协商”这一概念。逐步构建社会协商机制,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鼓励和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推动听证会、恳谈会、议事会等形式发展成为制度化安排,是协商民主的拓展和创新。互联网的信息传递是扁平式的,与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的纵向垂直传递不同。纵向垂直传递往往是“先党内后党外、先上级后下级”,一级一级向下传达政治信息。而互联网这种扁平式信息传递方式,则使公民同时在同一个平台上获取信息,参与讨论,表达政治诉求,乃至参政议政。如何通过互联网有效有序地开展民主协商,值得探讨。

  “协商民主”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近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下一个十年,中国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体制改革与建设,上承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下为政治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是中国的一场社会进步运动。社会体制改革与建设,要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推进城镇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构建一个合理稳定的社会结构;要使基层自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支持、引导其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乃至政治体制改革,既要有改革的“顶层设计”,更要有各方的广泛参与。这就更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广泛协商,体现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协商民主”大有用武之地。因为,确保社会正常运转,应对社会矛盾凸显期挑战,完成日益繁重的社会管理任务,需要更加善于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建立方式多样、规范有序、畅通高效的诉求表达渠道,让群众能依法有序理性表达诉求,话有处说、冤有处诉、问题有处反映,并且尽可能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要改变主要靠行政手段通过管、控、压、罚实施社会管理的方式,从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向更加重视协商协调转变。要通过民主协商、社会协商,提高包括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团体等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能力。

  “协商民主”这条新路,不仅可以“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而且在下一轮中国社会体制改革与建设的浪潮中,也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出新。

  (□叶小文 作者为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顾问、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