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空间站2020年前建成 或有女性航天员长期照料

2011年03月01日 17:1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20年之前中国将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即建成中国空间站。全国政协委员、神舟飞船原总设计师戚发轫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透露,该空间站将包括一个核心舱、实验舱和货运、载人飞船。

  戚发轫告诉新华社记者,2020年前,中国将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成有中国特色的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空间应用。

  他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实现多人多天飞行、安全返回和精确落点。这个任务神五、神六已圆满完成。

  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这一步需要突破四个关键技术:首先是出舱技术,该任务已由神七完成,中国自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全面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其次是交会对接技术,2011年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天运行,在2年左右时间里,神八、神九、神十飞船先后与之交会对接,结束后飞船返回地面;第三是补加技术,将研制一艘货运飞船,为航天员补给水、空气、设备、原料等补给。该货运飞船是无人飞船,运货量大于载人飞船,有交会对接的能力,可与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第四是建立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空间站不能只依靠飞船运送物资,必须研发再生系统,例如用水需要再生净化空间站宇航员的汗水、废水甚至小便,实现可循环使用等。

  戚发轫说,“天宫一号”是空间实验室的特例,主要为了完成交会对接任务,而“天宫二号”则完全是小型空间实验室,科学家、航天员们将在里面展开各种工作和试验。目前,“天宫二号”技术方案已经完善,研制工作正在顺利进行,将解决一定规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随着空间实验室体积的增大、可靠性的提高,“天宫二号”将逐步发展成为空间站的核心舱或者实验舱,增加太空实验的项目和种类,为建成空间站奠定基础。

  具备了这一切,中国才有条件展开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即建立空间站。戚发轫说,空间站需要长期有人照料,使用寿命能达到10年左右,容积也比较大,仅核心舱就有20吨。“目前最需要的技术支持是长征五号大运载火箭”。

  他说,届时将有2到3名航天员长期照料空间站,其中可能有一名女性。此外,中国空间站将面向外国、港澳地区科学家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戚发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

  (记者任沁沁 罗沙)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