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们在人口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未富先老,需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来应对。”今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他在多年前第一个提出我国的“刘易斯拐点”(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将到来,如今,与拐点相伴而来的是愈演愈烈的用工短缺和未富先老难题,一个新的用工时代需要我们充分重视与应对。
“未富先老就是说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目前的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一大挑战是不再有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人口红利即将消失,我们推算2015年也就是‘十二五’时期就会结束人口红利。”他说。
过去用充足的廉价劳动力所维持的比较优势就要逐渐消失,但整个国家还处于中等偏上收入阶段,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还不会很快获得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中央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非常迫切、现实的‘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主线。”
他指出:“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是渐进的,不能采用休克疗法,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外需转为内需,这样还可以继续发掘原有的优势。”城市化是创造巨大内需的渠道。“把农民工转成市民,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他们就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了。”
未富先老和产业转移,都将加剧用工短缺。“‘十二五’期间用工短缺将成为常态,这是一个信号,不仅推动普通劳动者工资上涨,还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动力。只有在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不再是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下,才能满足劳动者更高的诉求。而过去劳动力就业机会很少,谁要求涨工资,可能丢掉工作。”
用工短缺给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对此,蔡昉表示,如果不断提工资令企业利润为负,那就意味着企业必须改变,可以是技术进步,可以是投资转移,也可以是退出。“虽然政府要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来扶持,但是不能全面地去干预经济,不能仅仅因为怕影响GDP或就业就去保那些没有效率的企业。”
用工短缺会否改变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如果升级得好,就不会改变,我相信中国的制造业优势还应该持续很长时间,而向中西部转移非常重要。”蔡昉说。
“我们过去对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认识有一些偏差,比如仅仅看到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少看到人口本身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促进因素,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经济发展就充分体现了人口红利。”蔡昉说,虽然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归根结底要靠经济发展。(记者蒋菡)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