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人大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展望“十二五”感民生之重
中新社记者 张蔚然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官方同时公布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这两份文件是今年“两会”的重中之重,它们在引起代表委员热议的同时,也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顺应民意期待,两份文件要回答很多问题。“两会”代表委员、国内外媒体、普通民众从字里行间解读文件深意。
有人感受到“民生之重”。媒体感慨“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总理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对“柴米贵”心中有数。
有人感受到“信心之坚”。有评论称,随着“十二五”的到来,中国将向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起攻坚。这一被视为本世纪至关重要的历史性决定,将深远影响中国的发展方向。中国主动加快这个新晋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转身”,无疑也向世界传递出发展的信心。
国际社会也对中国“十二五”任务、2011年GDP增速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严控通胀、惩治腐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内容给予突出关注。美联社称,中国将控制通胀,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民众基本收入,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路透社注意到,追求更均衡的经济增长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
除了关注“转变方式”、“转型升级”等热点内容,人们把更多目光聚焦在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有关民生的表述。
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5日下午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谈及了包括就医、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维护农民工权益等在内的一系列民生问题。
收入分配问题被放到更突出的位置,在 “十二五”规划中单设一章进行详细论述,在其他相关章节也有涉及,全国人大代表王洪军建议,尽快在改革收入分配上出台实质性措施。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感到欣慰。他呼吁此项改革已经15年,终于等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天,说明国家已下定决心去推动。
全国政协委员谢军说,“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表述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非常给力,学校不能补什么课都首先想到“找”体育课。
接下来的“两会”时间,代表委员、媒体民众将会给这两份文件,尤其是“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供更多建议见解,无论回应国际关注,还是回应民意期待,草案都需要经过彻底充分的讨论,披露不同的意见与声音,这不仅关乎“两会”全局,更关乎民生全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