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站着讲了两个多小时。有记者朋友跟我说,既然每个代表手中都有一份报告讲稿,为什么还要劳总理这么长时间作报告?我跟他说,这过程可不能省,它是代议民主制的一个政治仪式,这套仪式可能比内容更重要,它体现了我们的政体特征:国家行政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如何“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基本形式就是向人大代表作报告。而且无论多长时间,总理都必须站着作报告,以体现对代表的尊重。
与往年一样,总理的工作报告赢得了代表委员多次热烈的掌声。不知道今年有没有媒体数掌声了,我是很反对数掌声的,因为过度关注掌声会弱化代表对报告的审议和监督氛围。我更希望媒体能理解那些掌声的内涵。我今年也特别注意到了掌声:说到成绩时,礼节性掌声少了,而在说到解决问题时,掌声多了起来。比如提到反腐败、规范公务用车、稳定房价时,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提到“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时,代表委员热烈鼓掌。这种掌声,不是歌颂和赞美,而是对政府不回避这些真实问题的鼓励,也是集体会心地表达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期待。
接下来几天,就要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了。人大代表们应摆准自己的位置,不能以“下级心态”去仰视和学习总理的工作报告,而要牢记“审议和监督”的代议职责。讨论时把“听了总理的报告我深受鼓舞”、“总理的报告高屋建瓴”之类的话挂在嘴上,既是对代表身份的不尊重,也是对总理报告的不尊重。大胆“拍砖”(网络语言,即“批评”),是对总理报告最大的尊重。
温总理本人一定是不喜欢听这种客套赞美的。2008年全国两会,温总理在参加政协经济、农业界别联组会议时,当听到政协委员经天亮说“下面我再汇报第二个问题”,温总理马上就打断了他的话:“不汇报,你就提意见吧。”——总理是期待听到意见的。2009年全国两会,温总理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与农民代表顾双燕交谈,当顾代表略显拘谨地对总理说“我讲出来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时,总理认真地回应: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这两个例子,所体现的不仅是总理对话语的敏感,更表明他对意见的渴求和对代表的尊重。报告不是让代表学习的,审议不是走过场,而需要实质性的讨论、审议和监督。
写到这里,想起全国政协委员詹国枢提到的一件往事,某年全国两会上,时任总理朱镕基参加政协小组会,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朱总理发完言后,吴敬琏委员表示不同意总理的意见,于是争论起来,形成僵局。吴敬琏最后说,你是总理,我服从你,但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朱总理笑笑说:好吧好吧,这个问题你我下来讨论好不好?这场平等的交锋,既体现了总理对待意见的风度,更体现了吴敬琏委员敢言的品质。
白岩松在前几天央视的一个节目中提到了一位政协常委的话:我们到这里来是来献计献策的,不是献媚的——这话听来虽有点刺耳,不过值得代表委员们深思。
让公众感到欣慰的是,如今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氛围越来越浓了,比如去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规范灰色收入”, 委员张抗抗就对报告中“灰色收入”的提法表示了疑问,认为“灰色收入”应被“杜绝”而非“规范”。这就是审议而非学习,最后政府工作报告采纳了代表委员的建议。我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没有了“灰色收入”提法,而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去年也有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一处用到“取得了不起的成就”的提法提出意见:语气似有不妥,是不是可以不把话说得那么满,留些改进的空间?这才是审议,才是两会的最大魅力。(曹林)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