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深圳引进人才 3年缴12万元个税可申请入户

2011年03月09日 13:5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深圳市今年的人才引进工作将于3月14日正式启动。昨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各类人才引进新政策的文件。该局在给记者发布的材料中强调:“根据当前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要,今年我市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

  上市公司董事长可直接申请入户

  据记者统计,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昨日在网站上发布了《关于2011年度企业自行组织招调员工考评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做好我市2011年人才引进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深圳市引进人才实施办法》、《深圳市接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管理办法》等材料。囊括了应届毕业生、干部、海外留学人员和招调工等各类人才入户深圳的办法。

  “2010年行政机构改革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包括接收毕业生、调干和招调工在内的人才引进政策进行了系统整合,提高了深圳人才引进的质量和数量。”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配置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为此,今年和去年一样,将由大部制改革后新组建的“人力资源配置处”再次统一负责各类人才引进工作。

  今年的人才引进政策和往年有何不同呢?“根据当前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要,今年我市的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深圳的人才引进新政最突出的亮点就是:进一步加大了对产业人才的扶持力度。首次规定深圳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可直接以现任职务为条件申请引进。同时,还降低了投资纳税人员的引进入户门槛,在深圳就业的人员最近连续3个纳税年度内累计缴纳个人所得税人民币12万元以上的就可以申请入户。

  133所院校毕业生可个人申办接收

  “新政还进一步加大了对存量人才的置换力度。”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新政下,大专学历人员通过单位申请调干入深的,属重点专业的,养老保险参保年限要求由3年降为2年,属非重点专业的,养老保险参保年限要求由4年降为3年;对于个人申办调干,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但没有学位的人员,只要其具有中级职称或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执业)资格且在深圳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一定年限的,都可以个人身份申请引进。

  此外,新政进一步加大了对优秀毕业生的储备力度。将毕业生个人申办接收的院校范围由去年的80所扩大到133所,而且属“985”工程院校的毕业生,不受重点专业的限制,只要具有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就可以个人身份申请接收。

  而在技能人才的入户上,今年的新政将招调员工职业工种由122个调整为141个,新增了无损检测员、数据程控员、首饰制作师、形象设计师等职业工种,并对紧缺工种进行了重新标注。“待2011年全国、全省统考的相关信息确定并公布后,我市将及时对职业资格证书类统考工种进行增补。”该负责人说。

  在解决夫妻分居人员的入户问题上,新政对以夫妻分居形式申请引进的人员取消了结婚和分居时间的限制,并明确规定按照分居时间、学历层次、技能水平依次优先的原则在年度分居指标内予以审批。

  用人单位办理人才引进手续更方便

  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指出,为进一步方便用人单位办理人才引进手续,2011年人才引进立户登记遵循“用人单位自主选择为主”的原则,除中央及各省驻深单位和企业、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市国资局直属企业须在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办理立户登记,区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区属国有企业须在区人事、劳动部门办理立户登记外,其他用人单位不受注册资金的限制,均可自主选择在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或区人事、劳动部门办理立户登记。

  据了解,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 局 将 在 官 方 网 站(www.szhrss.gov.cn)“人力资源引进”栏目发布本年度各项人才引进政策及详细的业务指南。针对部分调入人员需要缴纳超龄养老保险费问题,该局特别强调,深圳每年的人才引进政策是根据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并动态调整的,引进人员年龄与《深圳市调入人员缴纳超龄养老保险费的规定》规定的超龄养老保险费起征点不完全一致。

  “各用人单位和代理机构以及申请调入人员应加强对这一规定的学习和理解。拟引进人员如按规定需要缴纳超龄养老保险费的,应在调入单位、拟调入人员明确知晓而且愿意按规定缴交超龄养老保险费的情况下再提出调入申请。没有按照规定缴清超龄养老保险费的人员,我市有关部门不予出具调令。”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发布的材料上特意强调说。 (叶明华 龚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