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空军执行紧急撤离我在利比亚人员任务全景扫描

2011年03月10日 14: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3月4日中国空军执行撤离在利比亚人员任务首架运输机抵京。

    3月4日中国空军执行撤离在利比亚人员任务首架运输机抵京。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题:空军执行紧急撤离我在利比亚人员任务全景扫描

  作者 申进科 赵建强

  2011年3月4日10时42分,北京南苑机场。空军执行撤离我在利比亚人员任务的第4架伊尔-76运输机稳稳降落。

  在这次史无前例、规模空前的国家救援行动中,空军闻令而动、精心指挥、快速准备、周密实施,将1655人从利比亚转移至苏丹首都喀土穆,并将287人安全接运至北京。

  在4天多时间内,空军4架伊尔-76运输机往返境内外6个机场,飞经5个国家,跨越6个时区,空中飞行46小时,单机总航程3万多公里,创造了一个个历史性纪录。

  闻令应急而动,一切为了同胞安全撤离

  2月22日,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内相关部门组织力量,从海陆空分批组织中国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在利比亚人员安全有序撤离。27日晚上,空军接到预先号令:派4架伊尔-76空军运输机赴利比亚执行撤离人员任务。此时,离28日16时的出发时刻,准备时间只有不足24小时。

  空军司令员许其亮,空军政委邓昌友亲自筹划部署,坐镇指挥。紧接着,空军本级指挥组、空军前方指挥组、空军伴随协调组相继成立。

  这次行动横跨亚非大陆,飞越阿拉伯海和红海,昼夜连续实施,飞行强度大;航线和起降机场陌生,天气复杂多变,地面保障没有依托,飞行安全面临诸多困难。

  空军司令部作战部部长刘子荣介绍,空军机关和部队着眼最复杂最困难条件下遂行任务,认真研究飞行实施方法,科学规划飞行航线,积极开展安全预想。空军还精心选配过硬机组,命令参加过汶川、玉树抗震救灾,执行过联合军演跨国投送任务的空军航空兵某师担当重任;集中技术力量对执行任务的4架伊尔-76运输机进行全面检查维护,筹措自带充足的航材备件和维修器材;选配5名英语和阿拉伯语翻译随行保障,选派8名医护专家携带急救药品器材,随机进行医疗救护和心理疏导。  

  就这样,从空军机关、空军航空兵某师和空军医疗卫生单位近10个部门抽调的77名精兵强将,迅速向出发地新疆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集结。

  航空兵某师师长俞金池,直接从会场奔赴机场。他说,为了克服语言交流的障碍,他们今年选送到院校接受航空英语强化训练的7名领航、通讯人员被紧急召回,加强到任务机组成员中。执行任务机组所用飞行最新的航图不到4小时就得到更新。机务人员仅用一天的时间,不仅完成了对飞机进行全面彻底检查、维修和保养,还对飞机内部结构进行了改造。

  以万变应万变,确保撤离行动万无一失

  2月28日,天气良好。7时整,空军航空兵某师4架伊尔-76运输机从部队驻地直飞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11点30分左右着陆,乌鲁木齐的气温还是-17℃。

  16时06分,由俞金池任机长的4039飞机第一架起飞。间隔10分钟,4037飞机第二架起飞,其余两架也于19时顺利起飞。

  当日,苏丹天气条件较差,能见度400米,有扬沙,空军定下决心在巴基斯坦待命。

  天气首先就给大家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出发地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气温仅是-17℃,巴基斯坦卡拉奇气温29℃,苏丹喀土穆33℃,机场地表温度更是达到近50℃,短短几个小时,大家就经历了由寒冬到酷暑的巨大变化。

  更大的考验从28日晚上到达第一站卡拉奇就开始了。加油时间太长,每架飞机加油时间长达4个小时,而此时,苏丹喀土穆传来消息,由于大风扬尘天气,机场能见度只有400米,不具备飞机起降条件!

  机组人员心急如焚,出于飞行安全角度考虑,不得不临时决定在卡拉奇休整4个小时。

  这是一次突破时间界限的飞行。空军航空兵某师副参谋长、本次任务飞行员张兵说,“因为有5个小时时差,我们飞的方向一直是白天。”在飞行员头脑中要有3个时间概念,飞行员马永掰着指头说:“一个是北京时间,一个是世界时间,还有一个是利比亚时间。”

  这是一次从冰点到沸点的飞行。任务机组从部队出发前,要求官兵们准备3套军服,皮飞行服、春秋服和单(布)飞行服,即使这样,还是经受了新疆数小时待命中受到-17℃的冰冻和在苏丹、利比亚高温的烤晒。

  温差大对飞机安全构成较大威胁。每次飞行着陆后,飞参数据采集成为把控飞机质量的关键。特设师杨振宇每个飞行架次下来,都要第一时间采集飞参数据,通过分析飞参记录的飞机爬升高度、飞行姿态、航迹等资料,写出飞参评估报告,为每架飞机再次出动的安全系数提供依据。

  细节温暖人心,万米高空谱写军民鱼水情

  3月2日,凌晨00:30分,4039飞机第一架飞抵利比亚。

  此时的利比亚塞卜哈机场外,不时响起零星的枪炮声。空军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陆海之说,大使馆介绍,很多同胞在机场已等待了好几天,想到同胞还处在危险的境地,机组临时研究决定将原计划每架飞机搭乘200人增至250人。

  来自长江岩土工程公司的48岁职工朱中村说:“看到空军飞机来了,我们高兴得跳起来!”

  随机群执行任务的空军航空兵某师副政委王金钟说,为了让回撤同胞的行程尽量安全舒适,出国前,空军连夜在机舱内搭起可供坐卧的双层卧架,还为每位乘客配备了一床崭新的空调被,并安装了临时卫生间。饮食也做了精心安排,各机都备有矿泉水、面包、米饭、鸡肉、牛肉,还有黄瓜和西红柿等食品。考虑到乘机人员的民族生活习惯,还专门准备了清真食品。

  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工人代先元说,他衣着单薄地从北非35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回到还有些寒冷的北京,多少有些不适应。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刚下飞机,立刻就有空军战士把棉大衣分发到他们手上。

  随机医疗服务,让每位同胞在旅途中更安康

  3月3日下午,4架伊尔-76运输机运送首批人员回国。

  伊尔-76是运载武器、车辆、物资和武装士兵的大型军用运输机,乘坐的舒适度上肯定不如民用飞机,等大家登机刚一坐定,空军医疗伴随保障分队队长、空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关小宏就给大家做“心理按摩”。

  “每架飞机,都有两名医护专家随机保障!”空军后勤部卫生部部长罗永昌介绍,他们受领保障任务后,在迅速选派8名医护专家的同时,还紧急筹措补充了军医背囊、氧气瓶、治疗脱水腹泻等急救药材,目的就是让每位同胞都在旅途中更安康。

  在利比亚的塞卜哈机场,等待空运转移的同胞,大多是从外地由陆路运输甚至是徒步穿越沙漠转移而来的,有许多同胞已经累得体力不支,甚至还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和精神焦虑。

  医疗队员们不等不靠,顾不上长途飞行的疲惫,利用飞机加油或办理手续的短暂空隙,就地对等候空中转运的同胞们展开巡诊。每架飞机要转运同胞200多人,医护人员却只有两名。

  谈起随机保障的记忆,医疗队员穆燕红说:“有一个在利中资企业的工程队,非要让机组人员,还有我们在他们的队旗上签名,说是回国后要放到公司的荣誉室里,永远保存……同胞们那种激动的心情,也时时感染着我们!”(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巫峰】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