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辽西某机场上空晴空万里,天空在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湛蓝。几十架战鹰列阵跑道,空军航空大学新学员即将首次飞向蓝天。8时05分,两架战鹰相继滑出跑道,滑跑、加速、起飞、攀升,动作一气呵成。
这是一个特别的时刻,两架飞机上的学员是一对孪生兄弟于复源和于复海。一轮飞行过后,走下飞机的两兄弟紧紧相拥,庆贺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飞行。相拥过后,两人不约而同地望向天空,目光异常坚毅,回望走过的路,一件件往事浮现眼前……
哥俩同时考上飞行员
于复源、于复海两兄弟,1989年5月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抗美援朝时,人民志愿军正是从这里跨过鸭绿江,奔赴保家卫国的第一线。
读初中时,父母带着他们到“抗美援朝纪念馆”参观,两兄弟对空军馆特别感兴趣。听到解说员讲王海、刘玉堤的战斗故事,兄弟俩眼睛瞪得大大的。回家的路上,哥哥于复源对弟弟于复海说:“弟,咱们将来也当飞行员去!”于复海坚定地点了点头。
父母以为两个孩子只是随便说说,可两兄弟却当了真。那时起,他们就开始攒零花钱买航空类的杂志,课余时间,两兄弟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翻着图片认飞机。
随着年龄的增长,兄弟俩当飞行员的愿望更加强烈。高三时他们约定去参加飞行员选拔,从初检到复检一路过关,通过政审和文化课考试后,双双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成为光荣的飞行学员。
弟弟成了“老大哥”
来到航空大学后,兄弟俩又幸运地分到了同一个学员队。
起初一段时间,哥哥的体能较弱,单杠和固定滚轮的成绩一般。弟弟主动当起了哥哥的“教练”,课余时间经常拉着哥哥跑圈、做器械。就连熄灯前,弟弟也要和哥哥比赛做一组俯卧撑,每当哥哥松懈时,弟弟总是鼓励哥哥:“哥,咱们绝不能放弃!”在弟弟的帮助下,哥哥的体能提高很快。
哥哥做地面练习时动作掌握得很快,可临上飞机前,却由于恐惧打起了退堂鼓。那天夜里,弟弟鼓励哥哥说:“哥,不要忘了参加选拔前你对我说的话,一定要坚持住!”
跳伞训练当日,哥俩同机起飞。飞机攀升至千米高空,出舱前弟弟拍了一下哥哥的肩膀,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后,从容地跳了出去。看到弟弟如此勇敢,哥哥的恐惧顿时消散了,紧随着弟弟跳了出去。天空中两朵洁白的伞花相继绽放,跳伞训练这一难关终于被兄弟俩合力攻克。
野营拉练中,距离目的地还有5公里左右时,哥哥体能快透支了,弟弟将哥哥的背包和装具背到肩上;3000米体能考核,率先冲过终点的弟弟给哥哥加油,差点喊哑了嗓子……
都想成为“飞行明星”
去年12月24日,兄弟俩一同分配到空军航空大学飞行训练基地某团,师承同一名飞行教官。
飞向蓝天前的最后冲刺充满了艰辛。大队将每日的工作细化到分秒,模拟机练习、地面准备、体能训练、各类教育,内容安排得满满的。第一次模拟机考核,哥哥得了个满分,弟弟的成绩靠后。这次,哥哥又做起了弟弟的工作。为了使地面准备内容好背、好记,兄弟俩琢磨出了“三字经”“顺口溜”等记忆法。
在大队,哥俩的认真劲是出了名的。课余时间,他们经常到图书室学习;练习场上,他们认认真真地跟着教员做练习,从来不偷工减料。
春节联欢会上,哥俩自编自演了小品《飞天梦》,惟妙惟肖的表演多次被掌声打断。
前不久,基地《育鹰快报》报道了他们的事迹,一些战友开始叫他们“明星兄弟”。可哥俩却认真地说:“我们的理想是成为飞行明星!”
3个多月的地面准备,兄弟俩都完成了自己的蓝天“首秀”,下一步,他们即将面临起落航线单飞。对于一名飞行员来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考”。
当笔者问他们未来的目标是什么时,兄弟俩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要飞得更高更远!”(李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