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瘦肉精”事件还在继续发酵,涉案的产品在陆续召回,涉事的部分人员也被追责,由国家相关部委组成的督察组也赴当地进行督导调查和问责。作为一个新闻事件,这似乎已然是个不错的结果。
但显然,没有人可以接受这样的结果。这一事件背后所呈现的商业道德与人性的泯灭,已经不仅仅是一家企业和个别个体的恶,它也让人们看到了这个关乎人们健康的食品行业长期被灰色利益浸淫的霉变之害,更让一个盲目追求物质繁荣的社会的不堪,暴露无遗。
它最大的危害,不单在于对人们身体的伤害,更在于以冷酷的事实再一次摧毁了人们内心的安全感。作为国内著名大品牌的“双汇”尚且如此,那些占据着肉类市场巨大份额的“中品牌”、“小品牌”甚至“无品牌”的肉企、肉铺、肉摊,能让人放心吗?我们还敢吃肉吗?
重塑被粉碎的安全感,需要相关部门的努力。当然,我们看到了这种努力。河南方面针对央视曝光的企业迅速采取了措施,国务院相关部委也迅速行动,赶赴当地督查。但这仍让人觉得不够积极。可以说,双汇“瘦肉精”曝光更多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带有极大的偶然性——若不是央视突如其来的曝光,双汇富含瘦肉精的“健美猪”肉产品依然会畅销各地。如果完全按照媒体曝光路线进行定向打击和查处,能确保整个行业和市场的安全吗?其他地方、其他肉类品牌以及没有被媒体暗访到的其他养殖企业,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些疑虑如果不能用有力的行动打消,那么这将是一场十分蹩脚的“危机公关”,仅此而已。它既不会威慑罪孽,更无济于信任的重塑。
从苏丹红、注水肉、毒大米、地沟油、三聚氰胺、皮革奶,到瘦肉精,类似的“曝光、查处、再曝光”的连环剧轮番上演,其因正是如此。我以为,此次“瘦肉精”事件督查的重点不应只放在对涉事企业和相关个人的惩处上,必须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抽检制度在执行环节形同虚设?据报道,养殖环节的抽检,居然由养殖户自己拿人尿冒充猪尿去检验;运输环节,每头猪花两元钱就能买到三大证明,再花上100元打点河南省省界的检查站,便可以一路绿灯送到南京;在屠宰场,无需检测“瘦肉精”,每头猪交10元便可得到一张“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在双汇公司,不仅“十八道检验”言过其实,而且根本没有检验瘦肉精的内容……
不必拿“只要是抽检自然会有漏洞”说事,像这种坑瀣一气、猫鼠同窝的权力寻租不能遏制,就算百分之百抽检,就算媒体监督再给力,就算放倒了一个“双汇”,仍会有千万个“瘦肉精”冒出来。(张显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