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养老院谁来办成社会难题 养老社区新模式受推崇

2011年03月24日 10:43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无论公办还是民办的养老院,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随着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进养老院,各种养老机构发展很快,但无论公办还是民办的养老院,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81岁的王秀英住在北京市朝阳区佰康老年公寓,每月费用1800元。她说:“我还走得动,就是希望有人说说话,解解闷。”据公寓负责人张慧然介绍,自从2009年10月营业以来,佰康老年公寓经过了大半年时间的入不敷出和一年的微利阶段,目前入住率达50%,刚刚达到收支平衡。在这家老年公寓周围,还有四五家同等规模的小型民营养老院,竞争压力不小。

  上海徐汇区湖南敬老院院长包勍颀最近因为房东要涨房租,非常苦恼。“敬老院的费用不能说涨就涨,但仅靠现有收入维持日常运营压力很大。”包勍颀说。

  由于中心城区高龄老人相对密集,床位稀缺,上海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办养老院。在全市615家养老机构中,321家由社会力量所办,占10万张床位数的52%。包勍颀说:“既然鼓励社会力量养老,政府应该适当增加投入,在税收等政策上加以优惠。但事实上正相反,今年我们又增加了几个缴税项目,压力太大了!”

  与湖南敬老院一样,上海新乐养老院也在苦苦支撑。该养老院由新乐地段医院开办,收养的老人大多是长期卧床的。“虽然房租可以免除,但每年基本没有盈余,地段医院还得补贴养老院的开销。”院长易春涛拿出一份财务表,上面清楚地记载着2008年、2009年收不抵支的状况。“根据相关政策,从2003年至今,市、区财政共补贴100余万元,如果没有这些补贴,养老院肯定早办不下去了。”易春涛坦言。

  最核心的养老需求是医疗和护理,但资源极为缺乏

  “这里其他方面非常好,但其实我最需要的是有专业的人陪着上医院。”北京汇晨老年公寓81岁的住户曾广玲告诉记者。她最大的顾虑就是身体不好,有糖尿病、高血压,经常要上医院,但是排不了队、等不起、熬不住。“以前在家里有保姆陪着,但是保姆连怎么挂号都不会。”曾广玲希望公寓的医务室能纳入医保,并派出专业人员陪她上医院看病。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汇晨公寓的运行,很多老人为此离开了公寓。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专业的养老护理员、医疗康复人员普遍缺乏。张慧然说:“护理员持证的非常少,我们只能招一些看起来比较熟练的服务员,或是有点经验的人,然后出钱让她们去民政局培训,取得资格。为了防止她们中途溜掉,我们一般在她们工作两年之后才把证件给她们。”汇晨老年公寓来福宫是专门面向护理型老人开设的,康复师王明录负责老人们每天的康复训练。但他坦言,他持有的是按摩师的证件。

  北京医院副院长王建业在工作中发现,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很大。“如果我们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将来可能会像北京的拥堵问题一样,难以得到有效缓解。”他呼吁借鉴日本、美国经验,设立老年护理险,由国家、地方政府、个人分摊费用,实行全员缴纳制度。

  河南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利霞在调研中发现,社会上大部分养老机构多是民政系统和社会资本兴办的,多以“养老”为主,缺乏疾病防治能力。她主张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老年保健院,并列入各地的卫生规划,满足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

  将人寿保险与养老社区相结合,是养老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老人生活方式的创新

  理念成熟、有资本优势、引进国外先进经验,被认为是民间资本进军养老产业的优势所在。近年来,一些有眼光的企业家看准了养老市场的巨大潜力,推出了新型养老模式。

  华龄老年产业控股有限公司经过对4个国家、我国17个省份的8个月调研,决定从医疗护理入手介入养老产业,提出了老年适居型新城镇综合体概念,并在全国多个地区推广以“华龄未来城”和国际高龄医疗康复中心为代表的综合型养老服务工程。该工程以康复医院为核心,引入酒店、大型超市、学校、公园、电影院和其他商业配套,将全国各地的城镇综合体的医院医保系统互相连通,实现异地就医,从而实现各地区无差异养老。目前,该公司已经和德国相关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康复医疗方面的合作,引进专业的医疗康复设备,并在北京合建培训学校,聘请专家到中国进行护理员培训,输送到各康复医院及养老机构。

  该公司总裁于耀博认为:“养老服务应作为城镇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新城镇建设为载体,系统地整合医疗、文化、健康、旅游等相关产业,建设完备的商业配套设施,形成老年社区、综合商业区和社会住宅相结合的一体化新城镇综合体,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生活保障,解决异地就医问题,在提供足够物质条件的基础上满足老年人对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巨大需求。”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提出,将人寿保险与养老社区相结合,建立连锁式养老社区,是养老商业模式的一大创新,也是在打造 “从摇篮到天堂”人寿保险全产业链。

  去年初,陈东升在美国一个养老社区看到,一位老先生在跑步机上做运动。他问老先生高寿,老先生说已经95岁,还要活50年。在他身旁,有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老太太,正在学瑜伽、练平衡,一问年龄都是八旬以上。此事深深触动了他。他认识到,养老社区应该是一个集居住、饮食、医疗、康复、健身、学习、娱乐、交友等为一体的“老年社会”,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创新。在养老社区里,一个人可以快乐而优雅地老去,生命更有尊严。

  陈东升认为,人寿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具有其他行业无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养老社区不是一个暴利产业,也不是一个高利产业,而是一个具有持续稳定收益的产业。养老社区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必须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而人寿保险公司恰恰具有充足的现金流。如果投资养老社区,相当于发行了一个10年以上的长期企业债券,不仅可以满足保险资金对长期、稳定收益的需求,而且能够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

  其次,人寿保险关注人的生老病死,符合养老社区的性质。医疗保险、护理保险、养老保险等产品可以延伸到养老社区,从而使保险产品“生根”。例如,一个人如果购买了人寿保险产品,到老年时不必兑现,而是可以进入养老社区,过一种“候鸟式”的养老生活。冬天到海南,夏天到东北,甚至可以到国外的连锁社区居住一段时期,保证老年生活品质不会下降。同时,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反向抵押等方式,支持以房养老,盘活老年人的存量资产。

  第三,人寿保险公司举办养老社区,可以带动老年医学、护理服务、老年产品等产业的发展,延伸寿险的产业链,实现“从摇篮到天堂”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据悉,泰康人寿是保险监管部门批准的第一家进行养老社区试点的公司,目前正在北京昌平区筹建第一家养老社区,预计3—5年建成。陈东升认为,养老社区是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综合产业,政府应该尽快制订养老产业政策,从土地、税收、医疗等政策上给予支持,让更多人能够进入老年社区。

  我国对养老产业的定义不清、政策不足、法律不全,社会资本不敢轻易介入

  再过30年,我国的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北京大学老年研究所副所长穆光宗认为,应对未富先老,必须做大财富蛋糕,同时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走一条成本较低的福利化、公益化、市场化结合的养老之路。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柴效武认为,最关键是要区分三种界限——养老福利、养老事业、养老产业。他主张养老福利由政府来埋单,具体由第三方或者是独立的民间中介组织来运作,但养老福利的标准不能过高,人均花销不能太大;养老事业由非营利组织来运作,政府可给予较大的政策优惠;养老产业由社会资本运作。

  专家和企业家普遍认为,目前的难点在于,我国对养老产业的定义不清、政策不足、法律不全,社会资本不敢轻易介入,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包勍颀指出,老人在养老院发生的一些意外伤害,没有相关的法规参照,要么按照医疗事故来处理,要么参考机动车伤害条例来判决,这些都不公平。社会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分析:“老年产业中巨大的需求,需要社会力量来积极参与。但是,政策设计不利于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来,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降低了民间资本投入的意愿。”左小蕾认为,政府要做的首先是制定规则、标准,营造产业规范有序发展的大环境。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认为,面对养老服务供求失衡的矛盾,必须采取跳跃式的发展方式,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真正实现政事分离、政社分离,让全社会更多的资源多多投入到养老服务的建设中。(记者 李红梅 王有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