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网络问政呈常态化 公职人员如何“织围脖”?

2011年03月29日 07:51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政府网络问政,如何才能与网民良性互动?官员“织围脖”,怎么“织”才能了解网络舆情?

  3月26日,由人民网主办,广西南宁市政府承办的“首届网络问政与舆情监测高峰论坛”在南宁举行。100多位来自中央和地方宣传部门、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等的官员、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热议微博时代政府与公众如何良性互动。

  网络问政呈常态化

  察民情,集民智,借网络问政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57亿。我国的公共舆论格局,也随之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多的党政部门,开始借“网”问政。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和自治区主席马飚在给论坛发来的贺词中说,网络问政是党和政府察民情、集民智、解民忧的“民意直通车”,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他们表示,广西愿与人民网等主流媒体一道,继续给力网络问政,通过“网络问政”接地气、吸灵气、聚人气,共同开创网络问政新局面。

  “在广东,网络问政已基本形成一套政府主导、主要网站配合、有序高效的常态化制度化的机制。”广东省委宣传部互联网信息中心主任曾胜泉介绍,广东省主要党政领导定期与网友交流互动;各级政府每季度都会就网民反映的问题,责令各个部门负责人到现场处理。“广东省网络问政收到的信息已经由投诉举报为主转为理性谏言为主,比例超过60%。”

  贵州省委宣传部网络新闻宣传管理处处长王芳介绍,省委主要领导十分重视利用网络与网民沟通交流。此外,还向网民借智,在“三个建设年”决策中充分吸纳网友智慧。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李康说,去年广西专门出台并实施了《关于回复人民网网友留言的暂行规定》,从制度上保障党政领导更好地“触网”、“用网”。目前,广西全区14个市均已开通回复人民网留言账号,28位党政“一把手”都对网友留言作出过回复。

  在南宁,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借网络问政推动社会创新的经验:注重平台建设,夯实网络问政的基础;吸纳网络民意,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借力网络监督,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等。

  官员微博平等感性

  网络舆论与现实舆情不完全对应,需补足微博之外的舆论渠道

  通过微博粉丝数、微博条数、被转载量以及在网民中的美誉度等综合评判,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论坛上推出了“十大党政机构微博”、“十大官员微博”。粉丝超过300万的广东省公安厅微博,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的微博等榜上有名。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不完全统计,仅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人民网微博3家微博平台就有比较活跃的党政机关微博400多个。其中,公安微博最为活跃。“2011年1月30日,公安部官方网站发布统计数字,我国公安微博有800多家,居各部门前列。”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介绍说,“不少官员通过微博成为网络红人,拥有数十万量级的粉丝。”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单光鼐认为,官员开微博,值得鼓励。在政府机构和官员纷纷开微博的背后,凸显中国网络问政水平与时俱进。微博问政既能有效拉近官员与群众的距离,又能深入了解民情,有利于工作开展。

  “微博问政在官民互动中发挥了平等、感性、可亲近等元素,有助于消解社会阶层之间的鸿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说,“但是,网络舆论与现实社会的舆情不完全对应,还需要补足一些微博之外的舆论渠道。”

  公职人员如何“织围脖”

  发言须在把握公职身份基础上,学会个性化、人性化表达

  人民网常务副总裁官建文说,可以预见,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通过网络进行有效的官民互动,汇集民智,听取民意,排解民怨,也将成为各级党政机关工作的常态。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论坛上发布的《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发展报告》指出,即使是官员个人微博,网民也会很容易把其言论与公职身份联系在一起,任何不当言论影响的都不止是个人,而是其所在机构,甚至整个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官员使用微博需要比普通网民更加谨慎。

  “微博中的官员往往要面临职务角色与个人身份转换的纠结,以及官员与普通民众话语表达空间、自由度的差异,一时间很难收放自如。”单学刚说。

  那么,官员如何才能更好地办好微博?《报告》认为,最重要的是转变话语表达方式。既要克服因官气太重而致微博言论多空话、套话,也要防止偏于油滑或者情绪化、偏激化表达。因此,官员微博发言必须在牢牢把握公职身份的基础上,更多地学会个性化表达、人性化表达。本报记者 庞革平 谢振华 谢建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