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刘延东:将“全民健身”纳入检验政府重要指标

2011年03月29日 10:39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刘延东在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召开这次电视电话会议的目的是,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全民健身计划》),总结一些地方的好做法、好经验,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民健身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一、总结成绩,坚定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全民健身事业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全民健身工作。早在1952年,毛泽东同志就发表题词,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和关心全民健身工作。邓小平同志指出:“体育运动搞得好不好,影响太大了,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江泽民同志指出:“体育是关系到13亿人民的大事,一定要抓好。”1984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1995年国家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对我国全民健身事业乃至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995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对到2010年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对策措施等作了全面统筹安排。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2009年,国务院公布施行《全民健身条例》,对与人民群众参与健身活动密切相关的体育设施、健身指导、安全规范等作出规定,并将每年8月8日确定为“全民健身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全国人民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下,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全民健身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是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显著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年增加,2007年全国有28.2%的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二是群众健身场地设施遍布城乡,各类体育场地超过100万个。在全国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中,1/3的学校已将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三是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竞赛、表演和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的特色活动日趋活跃。四是全民健身组织建设日益加强,各级政府全民健身领导机构更加健全,各类体育社团不断增加,健身活动站点广泛覆盖,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到65万人。五是体育健身服务业稳步发展,探索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体育健身产业的有效途径,成为体育产业中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增长点。六是全民健身事业的法规政策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法规政策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群众体育科研结出丰硕成果,国民体质监测和群众体育状况调查形成制度。七是群众体育对外交流领域不断拓展,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模式受到国际大众体育界的广泛关注。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探索了中国特色全民健身事业发展道路并创造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必须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丰富形式、灵活多样。三是必须强化政府职责,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政策和制度体系,改善发展环境。四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处理好城市与农村、体育事业内部、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五是必须坚持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权益,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参与体育、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探索群众体育社会化发展道路。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必须倍加重视、倍加珍惜,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坚持,并不断丰富完善。

  二、认清形势,牢记使命,不断增强做好全民健身工作的责任感

  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进一步做好全民健身工作,对于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一,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的必然要求。身心健康是生活幸福的前提,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文化、体育、健康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而且,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就越强烈,对体育工作的要求也越高。当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的体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体质令人担忧。因此,大力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已经成为进一步做好体育工作的现实需要。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体育健身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体育不但可以塑造人们健康的体魄,也能够培养人们健全的心理,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当代体育不仅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也是一种教育手段、生活方式、精神依托和财富载体,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增添经济发展亮点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有着独特的、重要的作用。加快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健身带来的健康快乐,提升幸福指数,将有效地促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是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体育事业、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选择。体育强国具有丰富的内涵、鲜明的特征,涉及到体育事业和体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全方位的要求、综合体系和全面发展的目标。从目前我国体育发展总体水平看,与体育强国还有相当差距,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建设体育强国的土壤还需要精心培育。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共同进步,对于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一直是我国体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一脉相承,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可以说,解决好人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问题,成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当务之急,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对人民、对国家、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抓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