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4月5日电(记者严格)“秋瑾是谁?”
“好像是和一个姓徐的一起”。
这是记者清明节在杭州秋瑾墓前听到的一段对话。
秋瑾(1875-1907),浙江绍兴人,近代民主革命志士,1907年为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统治而牺牲。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她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同年7月15日,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墓位于杭州西湖西冷桥南堍,墓座正面镶嵌大理石碑石,上有孙中山先生当年所题的“巾帼英雄”手迹,上款为“鉴湖女侠千古”,下款“孙文”。
清明时节,秋瑾墓前放有祭奠的鲜花。
由于地处西湖孤山,秋瑾墓前游人如织。但记者发现不少新生代对于这位“鉴湖女侠”似乎并不熟悉。
而放在秋瑾墓侧面的碑记也是语焉不详,介绍的是秋瑾墓而非并秋瑾生平。“秋瑾墓,因烈士生前有如果不幸牺牲愿埋骨西泠,秋瑾墓几经迁徙后于1981年9月自鸡笼山迁至西泠桥畔,------,墓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随后也问了几位游客,发现不知秋瑾为何许人并非少数,而且大多为80后90后新生代。
根据记者记忆,在80年代中学语文课本中曾有鲁迅以秋瑾为原型创作的小说《药》,其中烈士的人血馒头让人记忆深刻,当时历史教材在辛亥革命一节也有秋瑾的记载,记者对于秋瑾记忆大多来自于此。
孙凌奕是浙江金华二中高三学生,正在准备高考的她告诉记者,现在中学语文已经没有《药》这篇课文,辛亥革命历史课学过,但并没有秋瑾记载。
“秋瑾是谁?”孙也这样问记者。
“很近,也很遥远。” 浙江大学历史系梁敬明教授这样描绘现代人对历史的印象,辛亥革命不过百年,秋瑾牺牲也不过是104年,但对于新生代而言可能已经相当遥远了。
梁敬明教授认为和原来相比,目前历史教育整体上是有所弱化,同时新生代在获取知识时往往会出于现实的所谓“有用没有用”考虑,更关注短期切身利益关联性,而历史学等人文学科的效用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出现新生代历史知识相对贫乏的情况,不知道秋瑾徐锡麟等辛亥先贤并非个案。
杭州名人纪念馆文史专家沈建中曾经对秋瑾做过研究,他认为秋瑾在海内外都有崇高的声誉,作为一个女性在那个年代奋不顾身投身革命让后人钦佩,为信仰置生死于度外让后人感怀,沈建中介绍,1907年7月皖浙起义失败,当时秋瑾完全有机会逃生,但她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绍兴大通学堂。被捕后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牺牲。
沈建议应该加大对于秋瑾、徐锡麟这样先贤的宣传,秋瑾墓地处西湖边游客众多,但墓前碑刻居然没有烈士生平介绍非常可惜,他认为可以考虑在墓前设立秋瑾纪念馆。
和秋瑾并肩的徐锡麟烈士同样也是埋骨杭州,其孙徐乃达生于台湾,日前定居上海的徐乃达告诉记者,现在到台湾学校去问关于辛亥革命的事情,大部分学生是不知道的,大概秋瑾他们还听说过,但像其祖父徐锡麟等其他人,他们就不太清楚了。
徐乃达透露,台湾课本里原来有一课叫《徐锡麟传》,当时上《徐锡麟传》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就说,“我们班上有位同学,他的祖父就是这个人。”然后就叫徐乃达站起来,但现在也没有这篇课文了。
浙江大学历史系梁敬明教授认为,作为精神财富,历史知识对于增进人类利益、推动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所包含和体现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凸显其价值。他觉得,其实新生代对于历史知识还是有其需求,人文工作者应该面向大众以更能引起共鸣的表达方式来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史学也应该发挥其纵览古今、横贯东西、深刻敏锐等特性背后的社会参与功能。
但杭州师范大学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教授的观点却是另辟蹊径。他认为80后90后新生代不知道秋瑾并非大逆不道,烈士牺牲目的并非只是希望后人记住他们,他们牺牲的目的是希望中国富强,希望中国人有自尊地生活,对于新生代而言,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负责,这是比记住烈士更加重要的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