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沙尘暴成重要地球环境问题 难从根本上消除(图)

2011年04月06日 09:29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沙尘暴成重要地球环境问题 难从根本上消除(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当人们尽情享受春天的温暖气息时,恼人的沙尘暴也开始不时袭扰我们。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沙尘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地球环境问题。然而或许很少有人这样想

  尽管在我国的史书、地方志及诗书中,自公元前16世纪以来,就不断有“风霾大作”、“黄雾下尘”及“边风猎猎卷晴”等沙尘现象的描述,但是真正从科学角度研究它,国外始于20世纪20年代,国内也仅有30多年的历史。

  老百姓对于沙尘暴了解依然有限。近年来,我国沙尘暴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造成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还是人工活动?沙尘暴“有百害而无一利”吗?沙尘暴能否根除?

  沙尘天气减少

  只是树种多了吗?

  许多北京市民会有这样的感觉,近些年沙尘天气的次数不像以前那么多了,强度也不像以前那么大了。

  这种感觉和气象记录是一致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表示,我国春季沙尘天气过程发生频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呈明显的减少趋势。上世纪60年代沙尘天气过程发生频率平均为20.9次,70年代为19.4次,80年代为22.1次,90年代为16.1次,2001年以来为12.7次,减少的趋势非常明显。

  与此同时,从1954年至2006年,我国北方典型强沙尘暴在波动中呈现减少趋势。20世纪50年代强沙尘暴较为频繁;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虽然存在较大的年际波动,但趋势并不明显。90年代强沙尘暴相对较少。

  很多人也在猜测,沙尘天气的减少是防护林建设等人工治理措施带来的吗?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正研高工张培群带来了更全面客观的解释,他说:“春季沙尘天气呈减少趋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亚洲冬季风的减弱及下垫面状况的改变。”

  监测显示,冬半年通过沙区的风是逐年减弱的,这与沙尘变化趋势一致。冬季风减弱,意味着每年春季穿过我国沙区的累积风速减少,使我国沙尘暴的发生呈逐年下降表现。至于这个趋势会不会持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自然因素、人类活动

  哪个是主因?

  沙尘暴天气到底是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果,还是主要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引起的?这个问题在学术界认识基本一致,即沙尘暴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气候干燥,而人类活动通过干预陆地表面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对于北方沙区的老百姓来讲,沙尘暴实际上伴随在他们的生活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小曳称,我国有17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地区,那是我们国家地形、地貌和气候所决定的。

  我国历史上就有大量有关“雨土”和降尘的记录。在重庆以北也就是北纬20多度以北的大范围区域都有过沙尘暴的影响记录,上海等地区也是经常出现。

  “沙尘暴并非以强烈人类活动影响为特点的现代所特有的。北方的沙尘暴是沙漠和沙地及其周边地带固有的自然现象。”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任国玉表示,自从西北各大沙漠、沙地形成以来,沙尘天气就相伴而生了。沙尘天气是过去至少250万年间黄土高原及华北和东北深厚黄土堆积的主要原因。北京地区厚度可观的黄土从层(黄土沉积层),是过去至少数十万年由沙尘暴和浮尘天气系统输送的粉尘物质堆积下来形成的。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影响亚洲沙尘暴发生的主导因素是天气和气候变化,而不是在部分地区发展的、只占很小比例的沙漠化过程。

  当然,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北方的半干燥和半湿润地区,旱作农业和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增加了裸露土地的面积,为沙尘暴提供了额外的粉尘物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沙尘暴频率和强度。但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是今天所独有的。我国黄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和土地覆盖的转化过程早在5000~3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任国玉认为,如果说荒漠化加剧和沙尘暴增多可以部分归咎于人类活动,那也是人为活动引起的环境长期累进退化的结果,还不能完全算做现代人的罪过。这样说不是为现代人开脱,今天活着的人们确实有更多的责任为恢复或者重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努力。

  沙尘暴

  造就黄土高原抑制酸雨

  沙尘暴所及之处,可能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

  1993年5月5日的特强沙尘暴,为我国近百年来所罕见。沙尘暴瞬时最大风速34米每秒,能见度小于100米,横扫甘肃河西走廊、宁夏、陕西、内蒙古四个省区72个县100多万平方公里,造成85人死亡、31人失踪。2006年4月17日,北京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降尘天气,一夜之间,覆盖在地面的粉尘厚度超过2毫米。

  但很少有人知道,沙尘暴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沙尘暴在作恶多端的同时,其实还做了一些好事。

  沙尘暴对人类有益的一面,除了人们公认的造就黄土高原以外,碱性的沙尘进入大气中可以与空气中的酸性物质中和,达到抑制酸雨的效果。现在科学家已经测算出沙尘暴对酸雨的影响,即沙尘及土壤粒子的中和作用使我国北方降水的PH值增加0.18~2.15,韩国增加0.15~0.18,日本增加0.12~0.15。此外,它从沙漠地带带走的营养成分落到海洋,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沙尘暴也做好事。但是总体而言,沙尘暴弊大于利。”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广庭表示,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沙尘暴天气在全球范围内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无法根除

  林草植被可减灾

  一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政策并采取了相应的举措,可是为什么沙尘天气仍然会不时出现?

  对此专家称,如果没有这些工程的治理,在同样的天气条件下,沙尘暴可能影响范围更大、强度更强;另外,沙尘很难从根本上消除。一是我们国内有170多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国外还有蒙古国等沙源地。另外一个条件是起了强风,只要有沙尘源存在,有风的存在,就肯定会起沙。

  目前,人类还无法控制大气环流、大风及强对流天气,也不可能对无人涉足的原生沙漠和戈壁进行彻底治理。

  张小曳表示,虽然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无所作为。要做好预报、做好应对,把那些已经沙化的新增的沙源地恢复到过去的状态。

  首先,我们可以加强对沙尘暴的预报和预警。当前林业、气象等部门都建立了一些沙尘暴监测站点,这些站点可随时提供信息,给救灾指导提供依据。

  沙尘暴不能根除,但在沙尘面前我们可以做很多的工作。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表示,专家研究表明,林草植被盖度达到40%以上,风沙活动就不显著;如果林草植被盖度在15%-40%,有局部的风沙活动;低于15%的林草植被盖度,沙尘活动就比较频繁。许多现有例子也证明森林植被在减轻沙尘暴的危害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专家建议,沙尘暴治理的重点应放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链接

  降雪多少不直接影响沙尘暴次数

  有人说,北方大部分地区降雪多,沙尘天气会有所减少。

  对此,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所长李耀辉研究员表示,降雪多对沙尘天气是否有抑制作用还要视情况而定。在植被相对较好的地区,冬季降雪增多,可增加土壤湿度,促进植物生长,地面的“起沙量”相对减少,对于抑制沙尘有一定作用;但在沙漠、戈壁地区,冬季降雪增多,对春季沙尘的抑制作用微乎其微。雪一化,地表一干,沙尘就又会被吹起来了。所以,并不是说降雪多少就一定会影响沙尘暴次数的多少,因为沙尘暴的形成过程很复杂。(郭起豪)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