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上海筹建东海海底观测网 可记录地震海啸等数据

2011年04月08日 07:2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警示人们要加强对海洋灾难的监测。近日,上海市将此项科学研究提上议程。来自上海市科委的消息,“海洋环境监测”已被列入该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投资4000万元的“东海海底观测网”将在未来五年内建成。届时,该观测网如同“海底直播室”一般,不仅能实时监控海洋信息,还能记录地震和海啸等数据。

  地震仪“蹲点”东海海底

  “人类历来是在海洋之外看海洋,看到的只是一个单向运动的世界;而当人类潜入深海,立足海底向上看,才会看到更多的精彩,获得更多的发现。”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说。

  汪品先介绍说,深海海底是地球表层和地球内部之间的窗口,从海底就可以看到地球内部发生的一些事情。海底不受海洋风浪、能源等限制,将观测平台建在海底,可拥有长期稳定的观测环境。

  海底“直播室”集多种高科技元素于一身,铺设30米深的海底光缆,准确向陆上仪器传输信息,研究人员就利用这些仪器实时“观看”海域环境的变化,对海啸等灾难进行监测,应对突发事件。

  2009年,由汪品先院士领衔的团队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海底综合观测试验与示范系统——东海海底观测小衢山试验站。去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强震后,小衢山试验站传回的数据显示,2010年2月28日下午3时,该海域的海平面高度出现异常,研究人员判断,此次异常是由智利地震海啸引起的。这一监测结果,有助于我国海啸预报模型的验证与改进。

  东海海底观测网中还将设置地震仪,上海市地震局参与该项目。上海市地震局的韦晓博士表示,对上海影响最大的地震通常是东海地震,所以在海底放置地震仪,将进一步加强对东海地震的监测。韦晓指出,东海大陆架的深度只有一二百米,这种深度的海域发生海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观测网并不能预报地震

  有消息称这一“直播室”可以“提前7秒预报地震灾难”。对此,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科技管理处研究员彭克银进行了澄清。他表示,监测和预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监测”主要是指当地震发生后,相关仪器接收到地震波的信号,从而显示地震数据,而这并不表示中国甚至世界已经具备了预报地震的技术。

  汪品先院士说,东海海底观测网的建设,不仅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意义重大,对周边城市安全、城市经济发展以及我国海底科学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地方建设的推动下,我国已经在沿海周边地区初步建立起航天、航空、海监船等监测体系,提高了海洋环境观测监测和预报能力。

  汪品先说,我国的海洋科研起步太晚,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和部分发达国家有几十年的差距。但眼下,我们正迎来一个追赶的机会。海底观测系统的全面建设,即便是发达国家目前也处于起步阶段。如果我国立即部署,尽快行动,完全有可能在这场新的海上竞争中争得主动。

  专家透露,我国将对东海、南海两大海底观测网投入10多亿元资金,全力布设我国海底的敏感“神经系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