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职务犯罪:查处的案件一年比一年多
只要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的岗位都存在发生职务犯罪的风险,传统意义上的高风险行业和岗位正逐渐淡化。职务犯罪的新领域、新情况都在出现
本刊记者/王全宝
看到自己办公桌上陆续汇集来引起各级党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视的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宋寒松感到欣慰。
一年前,宋寒松从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厅副厅长调任到职务犯罪预防厅任厅长。曾在渎职侵权一线工作过宋寒松深知,研究职务犯罪防治对策,比在一线打击犯罪更重要、更难。
从2010年起,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在全国检察机关推行《职务犯罪发生情况、发展趋势和预防对策年度报告》,旨在把打击职务犯罪端口前移。
“反腐,预防为先。”4月中旬,宋寒松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如是说。
职务犯罪是最严重的腐败
中国新闻周刊: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出关于职务犯罪的年度报告,是何背景?
宋寒松:我可以坦诚地告诉你,越是权力集中的部门、岗位和资金密集的领域和行业,职务犯罪就越易发多发。
职务犯罪作为严重的腐败,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仅仅中国存在,世界各国都存在;不仅仅现在有,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但令我们头痛的是,这些年我们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查处的案件一年却比一年多。
国家公职人员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和一般刑事犯罪不一样,其主体是公职人员,他们利用职权进行犯罪,不仅仅是破坏国家机关工作秩序,还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法治秩序和社会秩序,是最严重的社会腐败现象,危害最厉、破坏力也大。
我认为,当前反腐败的总体态势是,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加大惩治力度,但光靠打击这一手不行。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开展反腐败斗争,如果不注意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边打边犯”“前腐后继”“打不胜打”“越打越多”的现象就难以避免,那样付出的社会成本和政治代价就会更大,一定要在加大惩治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预防。
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部署,我们从2010年开始建立起一个新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叫做“职务犯罪发生情况、发展趋势和预防对策年度报告制度”。
中国新闻周刊:这个报告是如何设计的?为什么要交给同级党委、政府和人大?
宋寒松:将职务犯罪的总体形势、规律特点、演变趋势等做出分析,并形成“年度报告”,主要是为了事前预防,堵塞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漏洞。职务犯罪事前预防远比事后打击更为有力。
在报告制度设计上,我们要求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到县级检察院,每年年底,各级检察机关都要对过去的一年里,本区域内发生的职务犯罪的现象、特点、规律、原因和发展变化趋势,以及制度上、管理上、体制机制上存在的缺陷、漏洞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对策,提交给同级党委、人大、政府,推动党委领导下的社会大预防工作。
当初设计把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送到同级党委、人大和政府部门,主要是为了动员社会力量,推动社会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