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著名学者梁思成在日记里写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北京城不会得感冒,但总有一天它的交通会得心脏病。”不幸而言中。糟糕的是,如今不只北京的交通得了心脏病,全国很多城市都是如此,或重或轻。在长沙,一些区域、一些路段、一些时点,也出现了交通拥堵现象。
如同人一样,城市生病并不是怪事,积极治疗就行,尤其是在病态刚现时,疗效最好,也最能治得彻底。最近一段时间,针对交通拥堵,长沙开出了系列“药方”:主干道禁停、开放社会停车场、拟试行错时上下班、万元内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开设公交专用道、立交桥下开放为停车场……可以肯定,随着这些措施的迅速落实,长沙交通面貌将大为改观。
但是不是从此就可高枕无忧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城市出现拥堵,与车辆迅猛增长有关,与交通参与者文明意识有关,与交通管理者管控手段有关。而在本质上,更是城市规划的问题。这一点,从各个城市出现固定拥堵点上就可以看出,不是那些地方的路修得不宽不好,也不是那些地方的交通指挥明显不当,而是一些城市的中心区域的功能太密集,太多的车辆要往那里开。如果说此前城市规划因为认识局限,没有考虑到汽车社会的来临,那么在花大力气治拥堵的今天,在继续“用药”解决现有拥堵问题的同时,还需对未来的城市交通规划不断完善,使之更具前瞻性。从这个角度说,树立“良医治未病”的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事实上,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今天,也只有抓住了这个根本,再辅以其他措施、机制和时间,城市治堵才不会只有短期效果。否则,只能把问题延后一些,把严重性积累得更多一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