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甘肃陇南灾后重建让百姓转变观念心存感念

2011年04月29日 14: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甘肃陇南4月29日电 (记者 赵昕 张玉玺)甘肃陇南2008年受到汶川地震波及,在近三年灾后重建工作中,带给当地百姓的不仅是山村硬件环境的改善,更多变化则来自于百姓内心观念和理念的改变。

  29日,记者来到陇南市武都区佛崖乡叶坝村,“昔日村民散落于山间的土坯房如今已经变成了整齐划一的砖混结构的新居”。小区内还设有太阳能路灯、沼气池,房屋的墙壁上绘有新颖有趣的文化、法律宣传画,乍看上去颇有城市小区的特色。

  康县王坝乡鸡山坝村于2010年2月20日全部完成了52户的异地安置重建工作。村民罗彩霞家中同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新家为两室三厅,建筑面积超过200平米,家中电器、家具一应俱全。

  “自从搬到新址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民众的想法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 罗彩霞说,以前村民都散居在山上靠天吃饭,收入无法保障。搬迁到新居后,土地相应减少,不少村民加入了劳务输出外出学技术的大军,收入反而增加了。

  该乡党委书记王碧云说,依靠技术致富,增加农民收入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三年重建过程中,老百姓也在陆续接受新鲜的事物和信息。目前,该乡还制定了三年计划,主抓核桃生产,将留守的劳动力合理组织起来,把核桃、茶叶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68岁的五保户唐玉兰是康县岸门口镇青岗坝村村民,平时以捡拾饮料瓶为生。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后的时候,她给灾区捐献了30元钱。唐玉兰说,在他们受灾的时候得到社会的帮助,经历灾难后才更懂得知恩图报的意义。

  王碧云说,三年的灾后重建,不仅给当地民众带来了经济上的直观变化,更给与了他们一个接受新鲜观念的信息平台,让他们在重建过程中能尽快找到希望和勇气,向社会回报他们感恩的心情,坚强而快乐的生活。(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