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企业排污 缘何政府部门不监督却当中介?
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是河北元氏县利税大户、拥有众多荣誉称号的“明星企业”,却在较长时间也是排污大户。新华社记者接到群众举报后调查发现,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等20多家化工厂,多年来将含有氰化钠等毒素的污水大量排放,造成几个村庄的地下水和农田污染,部分群众被迫买水度日。
而对于这一切,当地干部反应淡漠。面对吃水困难、庄稼减产等污染问题,北苏村、南苏村等地群众多次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政府部门做了居间“协调”工作,从2005年开始,排污企业开始向村民发放“排污补偿金”。污染情况日益严重,“补偿金”也在增多,2010年达到150万元。
只不过,按照环保法规,有关部门应当严厉处罚污染企业,问题严重的要关停。可是政府部门不干执法监督的工作,却当起了中介。“政府部门帮着企业拿钱摆平事,这说不过去。”这是村民们的想法。他们可能不知道当地政府是怎么想的。一边是明星企业,利税大户,一边是村民的生命健康,显然,在当地政府的眼中,前者比后者更重要。
作为排污大户的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值20亿元,头上还有“河北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中国化工500强企业”等桂冠。元氏县去年财政收入5亿多元,这家企业利税占到近四分之一。
政府部门怎么可以让这么重要的企业倒下呢,它要是倒下了,这四分之一的税收到哪里去找补呢?政府成中介,成污染企业保护伞,这样的事情不是偶尔发生了。有媒体报道过,为了关停辖区内的两家污染企业,江苏省仪征市环保局党组书记侯宜中向上级举报,奔走呼吁4年多,仍然未果。连环保局的书记要关一家污染企业都关不了,还得靠向上级举报这一招,这一招还不管用,你就知道这保护伞有多强大了。
因为这些污染企业虽然对居民的生命健康有重大威胁,可是对政府官员的政绩有重大贡献。而其他一切不重要,只有GDP最重要,自然而然地,能为GDP出把力的企业也就变得重要。在这种官员考核体系下,我们可以看到带血的GDP、带毒的GDP,受污染的村民投诉无门,污染企业不禁不绝、禁而不绝。
你收你的税,我排我的污,顶多再出点补偿金什么的,只不过,环境和健康补偿得回来吗?(董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