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游客在汶川地震纪念碑前留影。“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前夕,记者重返灾区震源点的汶川县映秀镇牛圈沟内莲花心。三年前的8级大地震以相当于251颗原子弹同时爆炸的能量,6秒钟山体崩塌和地底喷出的石块超过300万方,并以400米秒的速度横扫了半径2.5公里的范围,碎石瞬间埋葬了沟内33户村民的房屋,行成堰塞湖。地质专家建议,将牛圈沟建成地震遗址科普教育公园。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中新社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 肖欣)汶川地震3周年之际,国际发展及人道援助机构乐施会发布报告并召开地震灾害救援及重建经验分享会,呼吁在灾后重建中关注基础设施建设之外的“生计建设”,同时重视容易被忽略的“非震中区”的需求。
这份名为《三年,仅仅是个开始》的报告指出,目前汶川地震灾区的基础设施重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灾区进入居民生计改善和发展阶段。报告特别强调重建策略,需保障灾后重建与贫困社区的可持续生计恢复相结合。
截至今年3月末,乐施会在汶川地震灾区3省(四川、甘肃、陕西)投入救援和重建资金1.22亿港元,援助了172个灾后贫困社区。主持灾后重建项目的乐施会成都办公室经理翟凡说,“目前乐施会的灾后重建工作已经进入第3阶段,即从修复和重建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过渡到通过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等途径,恢复贫困受灾村落的生计”。
翟凡介绍说,在地震中丧失家园和土地的农民,失去收入来源的同时又背负重建房屋等许多新的负担。因此,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产能力、求得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计建设”对他们而言尤为重要。
报告还指出,根据几十年的国内及国际救灾经验,乐施会发现,震中地区因受关注较多,会迅速成为外界援助重点,而同样需要关注和支持的“非震中区”,有时则得不到足够援助。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乐施会的救援工作在四川、甘肃和陕西受灾地区同时展开。乐施会兰州办公副经理余振威介绍说,在发放物资的过程中,乐施会优先照顾被忽略或获得外部支援较少的人群;在重建策略决定上,不参与相对容易得到政府及外界支持的民房重建和四川学校的重建。
乐施会认为,对“非震中区”的高度关注,有效减少甚至避免了救援中的“盲区”,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均衡性投放,充分发挥了NGO作为社会力量参与重大公共灾害救援的作用。(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