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特大地震重创成都。但在废墟中崛起的,不仅仅是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群、规划合理的街道、配套齐全的小区,更是人的希望,是赋予了精神内涵的新家园、新生活和新风尚。对成都而言,三年灾后重建,是一座城市的再造,更是城市精神的新生。
一、人类的精神可以战胜任何灾难。
2008年6月29日,都江堰市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 “勤俭人家”迎来了一位特殊客人——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赖斯。在参观过渡安置房的生活后,赖斯赞叹:“你们现在的生活表明,人类的精神可以战胜任何灾难。”
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过渡安置、灾后重建,成都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这些奇迹的背后都离不开精神的支撑。而大灾后精神的凝聚和重建也将成都这座千年古城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09年1月20日,我国城市综合类评比最高荣誉“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花落成都。它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品牌。然而,就在大半年前,很多人还有些不知所措——面临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成都还要创建文明城市吗?
“5·12”大地震突如其来,上万次的余震让整个城市摇动不安,成都成了“人均拥有帐篷量最多的城市”,靠什么力量支撑着走向全国文明城市的理想?5月19日,成都创建文明城市调度会提出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指标不变,要求不变,时间节点不变!地震没有改变成都文明的步伐,反而开启了重建和升华一座城市精神的契机。
“5·12”汶川大地震后27分钟,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摇晃的大楼内,播音主持人用熟悉而坚定的声音,谱写了“永不消逝的电波”。在接下来的抢险救人行动中,部队、公安、消防、交警、卫生、教育、团委等各个系统临危不惧,坚守前线;城管、科技、建设、纪检、房管等系统坚守后方,想方设法安置受灾群众,千方百计加强保障。面对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的救灾物资,成都迅速成立6个救灾物资拨付点,分门别类地进行物资拨付工作。
文明的精神从来不接受被迫,它总是以自发和自觉的方式展示它内在的能量和魅力。
5月12日当晚,成都近千名出租司机自发行动起来,在成都到都江堰的成灌高速公路上源源不断地转运伤员、输送物资,成为最特别的“救援大队”。在随后的时间里,成都的哥还传递着成都人对各种援助的感激之情。很多外地来成都施以援手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的哥知道他们来成都的目的后,会拒收车费。
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市民涌向了各个献血点,在雨中排起蜿蜒近两百米的长队,向灾区传递和输送这座城市的爱与温暖。到5月14日保证第一阶段应急用血量后,成都血站设立了市民登记预约献血,近10万市民预约献血。
在过渡安置阶段,板房建设最为紧张的时刻,重灾区都江堰市委号召全市人民发扬李冰精神,把都江堰需要的99670套过渡安置房全部建好。彭州发出了“自己动手光荣、坐享其成可耻”的口号。成都发起“灾后重建 我能做什么”的市民大讨论,让每一个人在讨论中反思,从反思中寻找到为灾区贡献一分力量的精神动力。
当成都人在地震中凝聚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时,成都也体现出“坚韧、从容、仁爱、感恩”的城市品质。
这样的城市品质和城市精神,通过成都资深音乐人苟伟创作、成都歌手张靓颖演唱的一首《I LOVE THIS CITY》而唱响中国。
I love this city/微笑的模样/温柔中坚强 手放我心上/I love this city/ 起舞的模样/如清澈阳光 轻吻你的窗……I love the city/安静的模样/无论在何方 守望她梦想/I love this city/骄傲的模样/用阳光做翅膀 彩虹的方向……I love you,I love my city/就像你永远爱我一样……
这是一部美丽的城市形象宣传片,歌词充满感恩,画面景色依然;这是一部高效的城市形象宣传片,从创作到录制用时不到一周时间。这是成都文化创作界的一次空前高效合作,为的是让全国以及全世界关注成都的人们,看到成都的平安之景,听到成都的感恩之声——
因为有你,成都更美好!
面对祖国大家庭的温暖,骨肉相连同胞的深情,国际友人的慷慨解囊,成都永远感念。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亲切看望英雄的家人,又委派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华章,副市长王忠林分别带队奔赴英雄家乡,把1100万成都人民的感恩之情送到英雄家人身边。1100万颗感恩之心,捧出了创建结出的精神文明硕果,丰富了城市精神的内涵。
二、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
灾难带来了悲痛,悲痛可以在短时间内激发出巨大的奋进力量,但长达数年的灾后重建,更需要坚韧而持久的耐力。悲壮中的奋进可歌可泣,平淡中不断提升更是殊为不易。
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受灾群众陆续从分散走向集中,搬进了新居住区,人们的生活逐步恢复正常。这带来了新问题:部分受灾群众产生心理失衡、悲观情绪、等靠要思想,以及浪费爱心、乱扔垃圾;旧的生活习惯与新居住环境不适应;住户与住户之间不了解,存在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等等。这些问题看上去琐碎渺小,却关系到灾后重建的成果和质量,关系到灾区长远的发展。
为解决这些新问题,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文明素质,树立文明新风,2010年2月6日,成都正式启动灾后重建农民集中居住区“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并使其成为成都灾后重建软件提升的关键载体。活动开展以来,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引入到农村,初步实现灾后重建农民集中居住区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环境整洁、乡风文明。灾区的社会文明程度、公共服务水平、群众文化生活等均得到提高和丰富。感恩奋进、自强崛起的情怀激荡在灾区人民的心中,并逐渐凝聚成“振奋精神、乘势而上”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新”活动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未来的希望,太多感人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灾区重建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崭新图景。
黄莉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地震前,老家在都江堰的黄莉当过妇产科医生,还与丈夫在阿坝州开了一家火锅店。地震使当时37岁的她失去了双腿及左肩。“真的感到很无助,很绝望。觉得自己是家人的负担,是社会的累赘。脑子里成天想的就是死了算了。”黄莉回忆道。住院期间,广东志愿者卉姐倾听她的哭诉,给她安慰。被感动包围的黄莉决定擦去泪水,将自己的疗伤过程写成博客日志,鼓励地震伤员。在康复期间,她看到很多病友经常独自哭泣,或者沉默不语,就用自己的乐观鼓舞他们。2008年10月,黄莉组织并建立了黄莉爱心工作坊,组织周围的地震伤员动手制作十字绣以及手工艺品,作品销往全国。
黄莉只是成都灾后重建中,千千万万个个体的一员。他们从废墟和伤残中重新站立起来,有了新的家园,开始了新的生活,也开创了新的风尚。他们不仅延续着地震中感恩奋进的城市精神,更是通过改变自己帮助他人,实现了自我人生价值和精神升华。
三、不朽精神照耀未来。
在成都市灾后重建表彰大会上,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曾有一番动情的讲话,这番话对于整个成都在这次灾难中凝聚的精神财富进行了高度概括:一直以来,成都的人们对为城市作出重要贡献的建设者、奉献者都怀有特殊的感情。今天,党领导下的灾后重建,生动诠释了这座城市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执政理念和戮力同心、百折不回的城市风骨,树起了新的丰碑。我们相信,历史将记住这段历程,灾后重建成果必将载入成都发展史册,所有的艰辛付出、坚韧努力和智慧汗水都将化为这座城市的内在精神,深深根植在全市人民心中,回响在历史的天空。灾后重建的胜利证明,以先进模范为代表的灾区干部群众是重建美好家园的主力军,是灾后重建的历史记录者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抗震救灾让世界见证了我们感天动地的英雄气概,灾后重建的伟大成就再次向世界展现了灾区人民百折不挠、自强自立的坚毅品格。以先进模范为代表的灾区干部群众坚强面对灾后重建的艰巨挑战,在不屈中前行、在感恩中奋进,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人间奇迹,诠释了坚韧顽强、昂扬奋发的城市精神,书写了无数让人荡气回肠、处义不回的动人篇章。900多个日夜的连续奋战、攻坚克难,地震灾区的翻天巨变、凤凰涅槃,都汇聚凝结成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激发推动成都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的巨大力量,成为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生动写照。
在“5·12”之后的日日夜夜,从抗震救灾到过渡安置,再到灾后重建,坚韧、团结、互助、自强、奋进、感恩、乐观、仁爱、无私的付出、无悔的牺牲……这些自觉的行动和内在的情愫,都在丰富着成都人的精神宝库,并将为成都这座城市的勇敢前行提供强大动力。这些已珍藏在成都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精神财富,必将传之后人,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