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汶川地震三周年:以家常的方式默默传奇

2011年05月12日 08: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伤痛到新生,从悲悯到欣喜,从坚守到崛起,从犹豫惶然到信念笃定,从山河破碎到无限生机,再到希望升腾……这一切的改变,只在三年之间。三年时间,转瞬即逝;三年之后,四川再起。

  你我都知道,世上本无神迹。一切的“神话”和“神化”的深处动因,或皆源于人们对超出自己认知范围和接受限度的巨大变化的莫名惊诧和信息隔膜。从这个角度说,三年立川,绝非什么缥缈虚幻的神迹,而是普通民众的艰难奋起。

  它真切地发生于我们身边,以生活的、家常的方式默默地“传奇”。奇迹源自努力,是国人的点滴努力,是川人的不懈进取,是所有汇聚于此的爱心与信念的交织汇聚。

  这篇灾后日记,记下的是日常的改变,点滴之间积沙成塔;记下的是一种信念和希望,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礼赞;记下的是一次对精神的洗礼,对以人为本的重建与发展的前瞻和坚守。千日不长。震碎的山川田园尚未完全弥合伤痕,裸露的创口,时刻提示和警醒着幸存者,要更加坚韧顽强——活着,就要活得更好。

  千日亦不短。因为,青草已然覆盖往日废墟,一种向死而生的精神,在倔强地疯长。当五月的鲜花开满原野,所有人都在见证着曾经的伤心地,正绿意盎然地生长着一种力量,一种来自内心的不屈的力量,一种蕴涵了勇毅与决心,智慧与坚韧,尊严和希望的建设性力量。

  因为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对这个家国和民族的爱,对生命对生活对未来的爱,三年时间,灾区面目遽然转变。从“破坏”到“重生”,从“旧貌”到“新颜”,改变之间,希望升腾。国之命,在人心,也在信心。三年间,信心的传递,抚慰了惊惶的心灵,恢复重建靠的就是生者的信心。

  今日重访灾区的人,都会对灾后重建的奇迹由衷惊叹。青川县经济和商务局一位官员对媒体感慨,“灾后重建的城市建设,将比震前提前了20年甚至50年。幸存者是幸福的”。

  “幸福”非妄语,而是有着制度的支撑。温家宝总理日前在考察灾区时,就指出重建后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大幅度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产业发展实现再生性跨越,精神家园得到了同步重建。“短的时间内,达到现在水平,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四川人用三年时间,践行了这句哲语。如今,阴霾散尽,笑靥如花,不仅是时间的自然力量,更是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坚毅乐观、豁达奋进的精神风貌和抗震精神的综合疗效。

  对人而言,或许这种精神的挺立与改变,比单纯的沙石砖瓦的重建更为重要。而以人为本,规划先行,举全国之力,统筹兼顾,依法重建的重建经验,在抗灾史上应该都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国家靠近人情,权力走向人性。在废墟黯然的背景上,三年来闪烁着最为可贵的人性之光。三年后,遏止住哀痛,我们更敬畏自然,更珍惜生命。以人为本的救援安置,戮力同心的重建规划,同气连枝无私无畏的八方驰援,这一切的文明建设,都令我们从灾难的悲痛中进发,驻足欲臻至美的生者世界。

  如果说当年的国家哀悼日标示了国家进取、文明进步,那么三年立川的奇迹,更将铭记在中华民族的文明之路上。

  恢复重建的成果,展示着社会人情的至真至切,链接到了你我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家园。这足以映射生者的勇气和诚意,看出国家的进取和希望。

  今天,2011年5月12日,三年前的这天你没被击垮,就永远不会倒下。三年重建的启示录上,希望在改变重生中升腾跳跃。当家国文明置于最宽广坚实的人性之上,我们一定能历尽劫难而走进现代强国之林。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