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汶川地震灾后心理重建:学生直言不喜欢重复说教

2011年05月12日 09:2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5·12”地震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给灾区人民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冲击。青少年学生因处于特殊的年龄段,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较为脆弱,成为最容易出现灾后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

  震后初期,学生的心理问题集中于灾后应激反应上,惊吓、悲伤、激动、易怒情绪强烈,甚至会伴随一系列的生理症状。在异地过渡阶段,学生们又面临着融入当地文化的问题,转移初期他们有较强的孤独感。异地复课后,汶川一中一名高二女生说:“当时家长和老师都在强调要爱惜生命,一些同学看见自己身边一下子死了那么多人,就想一定要及时享乐,一时间学习成绩普遍下滑。”

  这些问题在2009年9月汶川一中新建回迁的初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回迁后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将回归正常,教育教学必须恢复到震前的要求上来,但许多学生难以走出异地过渡的惯性,对自己未来的理想追求淡漠下来,对同学间的团结、对纪律的遵守很不以为然,且不注意卫生。汶川一中校长龙绍明说:“爱护公物的教育处于最艰难的时期。从废墟到美丽新校舍的巨大反差让学生瞬时‘眩晕’。”尤其是对于初中部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震后情绪表现得更为明显。

  在地震发生后的自救阶段,汶川一中(时为威州中学——笔者注)就迅速组织老师进行心理干预,教师不断地安慰与引导,如对学生进行鼓励、每晚在学生帐篷前守夜等。北川中学则在地震发生3天后就先后迎来了中科院、北师大心理学院和复旦大学的教授,心理干预工作在这些专家的指导下逐渐有序展开。初期的心理干预使得学生开始从极度的恐慌中走出来,有效避免了灾难后的二次伤害。

  后期随着大批心理专家和志愿者的到来,学校专门安排心理教育课程进行教育,并送专门的老师、班主任参加心理培训,学生的心理重建工作又取得了很大进展。北川中学政教处副主任罗齐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学生心理基本已经恢复到震前水平了,学生面临的都是和震前一样的学习、生活疑惑,已经没有受地震影响的情绪了。

  地震后,许多学校纷纷将心理教育纳入学校教学的重点内容,增设心理教育课程、主题班会、固定讲座等。然而,教学是个相互沟通的过程,学校的教育是否流于“灌输”?心理教育在学生中有怎样的接受度和影响力?这些都是校方关注的问题。

  汶川一中的高二学生黄继超说,几乎每天老师们都会强调心理健康、安全逃生等方面的内容,“听多了都是重复的说教,我就不是很感兴趣了。”对于青少年来说,教育必须要考虑他们喜欢的接受方式。“比如,有些班让学生自己准备这方面的主题班会和墙报,就办得不错。”龙绍明校长介绍道,老师们会定期交流这方面的经验,争取形式更活泼一些。龙校长认为:“学生有抵触心理是正常的,但如果你不经常讲,很多理念又很难深入到他的内心去。”

  北川中学参照安心团队龙迪教授的建议,一般不直接对学生说“心理重建”、“心理问题”这些字眼,也不让老师重复地讲心理建设的理论,而是大处化小,润物无声,通过让同学们亲身参加游戏和活动,潜移默化地获得切身感受。例如安心团队为同学们举办摄影技术培训,让同学们用摄影的方式感受重建美好新家园,就深受同学们欢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