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压不弯四川人民的脊梁;一场声势浩大的对口支援,迸发出灾后重建的“中国能量”,推动四川地震灾区跨越发展,从悲壮走向豪迈。
科学重建·筑起未来之城
突兀在映秀震源附近的那块巨大的“飞来石”,依然诉说着3年前那惨烈的一瞬。距它不远的映秀镇已获新生。来自广东的援建者们说,这里眼睛看到的是新房,看不到的是藏在一砖一瓦中的科学理念。
为了高标准重建世人瞩目的映秀新城,广东省邀请了多位设计大师和多家科研院所参与规划设计,在重建中除最大限度保留当地文化特色外,还充分融入运用防灾减灾和低碳环保的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大量采用隔震橡胶支座、各类轻型建筑材料等多种成熟、先进的抗震防震及环保技术,塑造出了既拥有较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又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新映秀。在汶川县的威州、水磨、三江、卧龙、漩口等13个重点乡镇,科学理念融汇重建始终的范例随处可见。
投资数十亿元、占地4平方公里、未来居住人口达7万人的新北川县城建设是世人瞩目的又一焦点。担任援建任务的山东省从全国各地请来50多家有甲级资质的规划单位和上千名规划高手,对北川灾后重建进行了全方位规划设计。为解决北川新县城可能导致的热岛效应,援建者没有在最好地段安昌河两岸建任何房屋,而是建起了宽阔的绿化带,让山风顺着河谷没有任何阻碍地吹进县城。
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各地对口支援的3860个援建项目已基本竣工,累计投入资金达760多亿元。援建者们用前瞻思维、科学方法、先进理念引导城乡科学布局、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推广低碳环保节能理念,实现了城乡整体布局优化和环境风貌的提升。
长效机制·谋划未来发展
来自全国各地的对口援建者,留下了一件件精心建设的精品佳作,也留下了一把把开启灾区未来发展的钥匙。
地处群山环抱中的极重灾区青川县,是灾后重建中条件最艰苦、任务最繁重的地区之一。而负责对口支援的浙江省从援建一开始,就把长效机制建设摆上重要日程,绝不让青川群众“住别墅,吃红薯”。他们先后投资数十亿元援建了大批基础设施和农房,还帮助青川打造了两个总投资达35亿多元的工业园,引导实力雄厚的浙江企业落户,扶持灾区建起了100多个“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项目,建起蔬菜、水果、养殖、生态旅游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5万多亩,这些特色产业每年可为农民增收8000万元以上。
特大地震几乎把曾是全国百强县的绵竹市工业基础摧毁殆尽。负责对口援建的江苏省投入巨额资金帮助绵竹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投资30亿元占地5平方公里的江苏工业园已经破土动工。
上海为都江堰留下了总投资达80多亿元的117个援建项目,也为灾区打开了大上海市场的大门。上海市在援建中建成了可惠及6万农民的10万亩现代农业聚集区,引导上海企业落户都江堰,开辟了让当地特色产品与上海大型超市对接的“绿色通道”。
据四川省有关部门统计,去年39个重灾县经济增长幅度已超越震前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东西合作·拓展未来空间
18个对口支援省、市完成援建任务后,从对口支援又转向对口合作,为东西部合作共赢搭起了一个广阔平台。
作为四川省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绵阳市既是“5·12”地震极重灾区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也成为承接对口产业转移的大舞台。分别在北川、安县、江油、平武县建立的山东工业园、辽宁工业园、河南工业园、河北工业园,已成为这四个省的市场优势、产业优势与绵阳市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相结合“飞地”,目前签约入园的企业已达100多户、协议引资近100亿元,川鲁、川辽、川豫、川冀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和长期合作机制正在形成。
今年4月,四川省与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签署 《加强能源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总投资约180亿元的四川向家坝灌区工程取水隧洞正式开工,拉开了四川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大幕,成为四川灾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推进东西合作的又一里程碑式的工程。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感慨地说,对口支援集中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有力铺筑了灾区持续发展的振兴之路,全面开启了合作共赢发展的崭新平台。 (郑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