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12日,汶川地震三周年纪念日,也是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灾后重建首个重点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周年纪念日。
同样,这一天对于沱水湾农家乐度假村老板黄燕更有特殊意义。她说,成都至都江堰铁路是她的“救命路”。
沱水湾农家乐度假村距离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犀浦站约1500米。据黄燕粗略计算,自去年5月12日以来,度假村的接待量每月都比同期平均增长3000人次左右。这样的好势头一直延续到现在。
曾经是满目疮痍的成汶铁路,如今是全国首条市域铁路,成都至都江堰这条从地震废墟里走出来的“重生之路”,给灾区带来的不仅是人气,更有朝气。
大建设:高速铁路达到时速400公里
震后16天决策修建、16个月建成投产,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创下了铁路建设奇迹,也拉开四川铁路大建设的序幕。
成都铁路局铁路建设前期协调办公室科长邓鉴轲介绍,3年来,四川铁路累计开工建设22个项目,其中8个项目建成投产。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等工程的建成,为“和谐号”动车组开行创造了基础条件;西南最大、最先进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成都东站的建成,使国铁、市域铁路、地铁实现无缝衔接;成都集装箱中心站的建成,使四川铁路货运直通欧亚大陆成为可能。
据成都铁路局统计,震后3年来,四川铁路累计完成建设投资604亿元,尤其是两年的投资金额是改革开放30年四川铁路建设投资的总和。四川铁路营业里程从2008年的3006公里增加到3549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高速铁路从无到有,达到了时速400公里。 大提速:从一片废墟到高铁时代
对于家住郫县、但在成都中心城区上班的王丽来说,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的建成投产直接提升了她的生活品质,使她成为当下时尚的“钟摆族”和“低碳族”中的一员。
“以前开车上下班,高峰堵车,时间浪费很多。”试坐过成都至都江堰“和谐号”动车组后,王丽到成都上班不再开私家车了。“坐动车组不堵车,只需15分钟,真是省心啊!”她说。
时速200公里、每日17对、半小时飞驰到都江堰和青城山,成都至都江堰“和谐号”动车组以显而易见的优势成为成都市城乡联系的新纽带,像王丽一样的“钟摆族”悄然形成。
2009年9月成渝动车组开行,2010年9月成达(州)动车组开行,2011年1月成都至京沪卧铺动车组开行……动车组已成为一个亮丽的客运品牌。数据统计显示,四川铁路发送旅客从2008年的5775万人次增加为2010年的6829万人次。动车组功不可没。
大运输:从“内陆盆地”走向“西部门户”
四川省重点化肥企业川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运输科科长赵宏,目睹了公司从地震重创、金融危机中逐步走出困境。“我们很庆幸,依托铁路,化肥运输一直没受到影响。”赵宏说。
2009年国家提出灾后重建“三年工程两年完成”的要求,全国铁路待发四川的列车日均高达2万多辆,入川物资特别是灾后重建物资遭遇了运输瓶颈。
成都铁路局装卸管理办公室孔庆蓉说,灾后重建3年,成都铁路局采取了建设战略卸车点、强化专用线卸车组织等措施,日卸车量由8000多辆提高到1万多辆,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确保了重建物资一路绿灯奔灾区。
同时,成都铁路局着眼长远,通过对成昆、内六、川黔线“三纵”干线实施提吨,对达成东段、成昆线实施提速改造,保证了出入川通道运输畅通;通过强力推进货运“集中受理、优化装车”、优化区域循环运输、大客户货物运输等重点工作,全力打造四川铁路大运输格局。
有关人士感慨,作为“内陆盆地”,四川实现“西部门户”的愿望在灾后重建3年又前进了一大步。(夏永静、江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