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文汇报:灾后重建奇迹告诉我们什么

2011年05月12日 17:12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灾后重建是世界各国的一大共同难题。一般来说,重建大都采取“先恢复、后发展”的梯次模式,灾区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恢复基础设施和正常功能,而要进一步发展,更加困难重重。但是,中国汶川地震灾区的重建,创造了功能恢复与赶超跨越相结合的新的范例

  世界难题与中国奇迹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有机会去了新北川、新映秀、新水磨三镇,看到了灾区人民从悲壮走向豪迈,灾区从满目疮痍走向焕然一新的奇迹;更感叹,在全国人民奋力支援下,“原地起立、发展起跳”,灾区不仅功能恢复,而且实现了赶超跨越。

  灾后重建是世界各国的一大共同难题。一般来说,重建大都采取“先恢复、后发展”的梯次模式,灾区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恢复基础设施和正常功能,而要进一步发展,更加困难重重。

  但是,中国汶川地震灾区的重建,创造了功能恢复与赶超跨越相结合的新的范例。

  难怪美国《时代》周刊曾撰文称:地震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让人们对中国政府有了不同的了解,救援行动中最受广泛赞誉的是政府的反应和规模。新加坡《联合早报》也指出:世界在关注中国,中国在感动整个世界。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国人民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的民族精神。

  制度优势与举国支援

  看着将灾区群众生活水平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推前”了20至30年的新城镇、新农村,我感触最深的是在灾后重建中体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中央提出的“一省帮一重灾县”的灾后重建的举国体制和操作机制,在最短时间内动员起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投入。震后仅仅一个月,随着中央一声令下,19个对口支援省市,就带着700多亿元援建资金奔赴灾区启动重建。3年来,中央共调度、安排各类政府性资金和公益性资金3000多亿元,确保了灾后重建顺利进行;中央还专门制定88项政策,从金融支持到土地利用,从税收减免到产业发展,有力地支持了灾后重建方方面面的进展。

  各对口支援省市把自身的产业优势、市场优势,与灾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帮助灾区企业迅速恢复生产。据统计,对口支援四川省地震灾区的18个援建省市与6个灾区市(州)合作共建了24个特色产业园区和农业示范园区,协议产业援助项目698个,落实了产业合作项目483个、资金178亿元。

  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

  灾后重建奇迹,植根于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民生优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重建战略,确定了灾后重建的“六有”目标:“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灾后重建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突出城乡住房、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重建“四个优先”,使涉及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和地方经济命脉的重大领域在第一时间得到恢复和提升。同时,按照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在帮助灾区群众快速重建家园的基础上,着重解决群众的长远生计问题。目前,灾区工业产能总体恢复到震前水平,结合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了特色农业发展。

  以人为本,当地政府提出了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重建有机结合的“美好家园”计划——通过精神家园重建,治愈心灵创伤,重塑精神支撑,重聚精神动力,丰富精神生活。

  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灾区重建的方方面面和整个过程。重建选址时,坚持“三个避让”:避让断裂带、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泄洪通道,最大限度避免次生灾害威胁;灾后生态修复,四川省落实了200多个项目,概算总投资130多亿元;保护文化资源、民俗资源,同样尽力而为。重灾区的汶川县、北川县、茂县是我国羌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其灾后重建的一个重要方面正是对羌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北川的石椅羌寨、汶川的云中羌城、茂县的羌文化展览馆等一批羌文化保护、展示和传承基地,在重建中得以恢复和扩展。

  在水磨镇,我看到,当地学习古代都江堰“深淘滩、浅作堰”治理岷江的理念,参照九寨沟树正瀑布的天然造型,重点新建寿溪湖,配套建设一湖两岸核心景观工程,建成了16万平方米的水面和14万平方米的绿地,打造了一个以湖和绿地为核心的滨湖山地新城;他们还传承发扬羌族建筑文化,新建建筑面积达5.2万平方米的水磨羌城,综合运用羌族的石结构、泥结构、石木结构和木结构方式,打造出一个民族特色浓郁的景区……

  今天的汶川地震灾区,向世界展示着奇迹,更向世人诠释着中国发展模式的深刻内涵。(程伟礼)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