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话剧《农奴泪》专场演出

2011年05月24日 09:41 来源:西藏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天(23日)晚上,由西藏民改第一村——山南地区乃东县克松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农奴泪》专场演出在西藏人民会堂隆重举行,演员们以本色的演出,再现民主改革前克松庄园农奴受剥削、受压迫的真实故事,让现场观众在农奴的血泪史中更加了解西藏历史,不忘旧西藏的苦,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自治区领导张庆黎、向巴平措、郝鹏、郎友良、巴桑顿珠、吴英杰、崔玉英、洛桑江村、金书波、尹德明、公保扎西、齐扎拉等与各族各界群众一同观看演出。

  “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农奴泪》在这首熟悉的歌曲中把现场观众一下带回了六十年前的岁月。整场话剧以农奴赤来多吉一家六口三代人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通过描述民主改革前克松庄园农奴不堪忍受农奴主的压迫,奋起反抗,却遭到农奴主的疯狂镇压,而后在人民解放军的帮助下,推翻农奴主,最后分到土地和牲畜,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故事。本色的演出,真实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经历过严寒的冬天,最懂得阳光的温暖。《农奴泪》中,农奴们那高喊的“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道出的是百万翻身农奴获得新生的无限感激之情,也激荡起现场观众心中神圣的情感。

  据悉,克松居委会是西藏民主改革前克松庄园的前身。克松庄园是旧西藏农奴主索康·旺青格勒在山南最大的一个庄园。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克松村成为西藏第一个实行民主改革的村庄,被称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1959年12月2日,民主改革工作组在克松村成立了西藏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960年,成立了克松乡,2002年克松村民委员会更名为克松居民委员会,隶属山南地区乃东县昌珠镇。话剧《农奴泪》最早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该剧名为《旧社会的苦》,也称《赤来多吉一家三代六口人的故事》,由克松居委会农民自编、自导、自演,并在西藏广大农牧区进行了多次演出。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教育年青一代牢记旧西藏的苦、珍惜新西藏的幸福生活,2010年,克松居委会决定重新排演该剧,并更名为《农奴泪》。2011年3月25日,该剧在克松居委会进行了重排后的首场演出。截至目前,该剧已在山南地区演出16场,观众达3万余人次,所到之处无不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反响非常热烈。

  精彩的演出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张庆黎、向巴平措、郝鹏、郎友良、崔玉英、多托等领导同志走上台去,与全体演职人员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祝贺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一同观看演出的领导同志还有:周春来、赵正修、阿登、马如龙、甲热·洛桑丹增、邓小刚、宫蒲光、德吉、格桑次仁、董明俊、丁业现、珠康·土登克珠、乔元忠、策墨林·单增赤列、白玛才旺、刘庆慧、罗松多吉、央金、洛桑久美、汪象华、欧洛布穷、子成、洛桑丹珍、向巴嘎登、洛桑顿珠、白钊、次仁卓嘎等。

  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各族各界群众代表一同观看演出。(高玉洁 蒋翠莲)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