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此间一份专题研究报告称,中国在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治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态景观理论和技术指导,致使原有村庄的乡土气息消失殆尽,出现严重的“景观污染”或“千村一面”现象,导致孕育不同地域文化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的乡土景观严重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
由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郧文聚研究员和中国农业大学宇振荣教授合作完成的《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方法和技术》专题研究报告,发表于最新一期《农业工程学报》。
郧文聚说,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但在这一发展进程中,由于农村土地调整和整治的滞后性,农村的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出现了种种不协调的现象,诸如农村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土地利用破碎化、乡村景观风貌受损、人居环境质量降低等,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通过对全国255个村庄的人居环境调查及典型案例研究显示:约60%乡村景观风貌“一般”或“差”;约80%的村庄街道和田间道路绿化不足,居民点绿色覆盖度低;农田沟路林渠破损严重,乡村河流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生态景观化驳岸缺失,林网植物群落树种和结构单一,缺乏生态景观化建设。
针对中国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城乡一体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郧文聚等在专题研究报告中提出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中的生态景观建设战略,内容包括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综合性和科学性、做好土地整治生态景观规划和建设示范、加快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科技支撑、把握不同类型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关键环节等4个方面。
据悉,在中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纲要中,将首次系统、全面地提出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战略。(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