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京居住证制度正调研立法 服务管理惠及常住人口

2011年06月04日 02:3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未来五年北京社会服务管理将由户籍人口为主向常住人口拓展。

  3日举行的北京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北京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北京将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省一级地方性文件。

  “意见”明确提出在创新服务中加强社会管理,确定了“十二五”时期北京推进社会建设的目标,包括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居全国前列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五年提供100万套保障性住房,城乡居民年均收入增长8%,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等。

  针对北京市外来人口超过常住人口三分之一的现实难题,“意见”提出要推动社会服务管理由以户籍人口为主向常住人口拓展,社会保障逐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界限,努力做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各类人群全覆盖。目前,北京市居住证制度已进入调研立法阶段,今后将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实现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推广“新居民互助服务站”等经验。

  【1】 人口管理

  【“意见”内容】

  北京市居住证制度已进入调研立法阶段,今后将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实现实有人口动态管理。

  【解读】

  一般人才进京门槛或提高

  陆杰华(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作为人口第一大国的首都,北京的人口管控手段,正在从“承载力指标”模式转向制度化设计。

  人口管控的目的在于,控制人口无序无限制增长,而非“堵人,把人拦在城门外”。人口管理思路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做好“加减法”。

  加法,意即吸引、留住北京发展建设所需要的高端人才,为此,居住证制度应逐步取代户籍制度。

  人口管控的“减法”,不能推行强制性行政手段,但可利用每年可增可减的进京指标。比如一些企业、产业渴望引进的一般性人才,这类人才还没有达到高端人才的标准,落户北京的难度将加大,门槛极有可能提高。

  【2】 干部绩效考核

  【“意见”内容】

  编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将社会建设考评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

  【解读】

  领导绩效不能只看硬件

  宋贵伦(北京市社会建设办主任):社会建设的考评体系和指标,国外有,国内一些城市也有一些设计。但北京是首都,也是国际化的城市,情况比较复杂,我们要借鉴国际以及其他省市的经验,不过也要结合实际做很多创新。

  目前,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在按照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社会动员、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等五大方面的内容,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相信不久后,将有100多个具体的考核指标。今后,领导工作成败不能只看硬件建设,还要看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

  【3】 购买公共服务

  【“意见”内容】

  政府将继续购买公共服务,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吸引社会资源和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服务领域。

  【解读】

  按项目质量申请财政资金

  宋贵伦:从今年开始,对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选择,只有少部分是全额购买,大部分将是部分资助,让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的资金起“撬动作用”,同时保障公益性服务“别做亏本买卖”,确保社会组织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热情。政府今后购买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不再是“拿着钱去找项目”,而是“根据项目的科学性和社会效益去财政申请钱”。

  【4】 健全社会组织

  【“意见”内容】

  在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方面,将健全三级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网络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解读】

  白领需要多样化社会服务

  宋贵伦:今后,街道和社区备案的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也将按照性质和类别,政府引导其成立联合会,形成基层社会组织的枢纽工作网络,再向上连接区(县)和市妇联、残联、红十字会这样的枢纽型社会组织。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力量。调查显示,到2010年底,全市1249座商务楼宇,82.2万人就业。商务楼宇中的从业者,绝大多数是高学历、年轻化的白领。他们既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对社会管理和服务也有更多样化的需求。

  【5】 社会工作者职业化

  【“意见”内容】

  北京将出台社会工作者培养评价管理使用激励政策,加快推进社会工作者专业化和职业化。

  【解读】

  社会工作者力求融会贯通

  宋贵伦: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意味着要求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同时能够融会贯通,应用在同一件事的处理上。因此,不一定是非要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或在大学是学社工专业的人,才能做社工,“不会惟专业而专业”。

  在职业化方面,社会团体的社会工作者,都是有各自一定的专业领域。目前,全市2.8万多名社区工作者,已形成了一支独立的职业队伍,他们是按照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待遇,每个月拿相对固定的保障性月薪。

  【6】 社会矛盾

  【“意见”内容】

  在维护群众权益利益方面,将推广“连民心恳谈室”“信访代理制”“一单式”工作法,建立覆盖全面的社会矛盾排查调解网络。

  【解读】

  强化基层组织力量

  唐钧(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面对转型期社会矛盾高发的现实局面,政府的思路理应清晰;明晰直面百姓的基层政权组织,例如信访组织的责任和义务,确定其工作流程,使其第一时间介入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通过强化基层组织的力量,基层组织对社会矛盾的化解能力和处置能力,减少矛盾和纠纷,体现执政为民。 据新华社电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魏铭言 王姝(除署名外)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