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钱江晚报:高考慎用网语,也是责任

2011年06月06日 12:52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高考近在咫尺,近日网络上最热的话题则是“网络语言能不能出现在高考作文里”。这番争议起源于一则关于上海将“禁用网语”的报道,而传出消息的2010年上海语文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周宏教授解释说,媒体报道有误读,他的看法是一些已经广为流传并经主流媒体使用过的词汇,如“给力”,不该判为错别字;但一些传播范围有限的网语,如“鸡冻”,用在作文中就有可能被认为是错别字。

  时下,种种以调侃、娱乐为主调的网络语言,因其自主化、个性化、符号化、时尚化等倍受年轻人喜爱的特征,在光纤连接的隐形世界里疯传。存在即合理,网络语言自然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特别是有些词原本就从方言中来,又是符合汉语用语规范的。如“给力”一词,很接“地气”,从现实的“乏力”感中生长出来,一下子从网络走向纸媒,快速走红,这样的网络词汇很有生命力,丰富了我们的词汇,促进语言之河得以吐故纳新。

  但大多数网络语言,其符号化的程度过高,使用圈子又过小,更不符合汉语用语规范。或因使用拼音输入法,将错就错以谐音(包括方言发音)代本字,如“神马(什么)”“鸡冻(激动)”“果酱(过奖)”“稀饭(喜欢)”;或用数字谐音,如“886(拜拜了)”“7456(气死我了)”;或用拼音首字母缩写,如“xdjm(兄弟姐妹)”“mm(妹妹)”“bb(宝贝)”;或用儿语,如“饭饭(吃饭)”“片片(照片)”;或用英语单词缩写或谐音,如“thx(thanks,谢谢)”“3q(Thank you,谢谢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语文学科无疑担负着承传规范汉语的重任,尽管社会因处于转型期,并因技术进步带来会话工具的变革而使部分实用语言异化,但作为母语教育,理当努力使汉语保持纯净。从这个角度来说,哪怕是真的规定在高考作文中禁用网语,我觉得也不太过分,因为一旦语文教学这道闸门也放开了的话,在短短几年里积聚起来的种种未经去芜存菁过滤的混浊语言,就会恣意泛滥,很可能使汉语之河在流变中迷失方向。

  近段时间,奥巴马在美国中小学开学典礼上的一段演讲视频在网上流传,他强调了“每一个人的责任”,对学生说:“假如你放弃学习,那么你不仅是放弃了自己,也是放弃了你的国家。”高考慎用或者干脆不用网络语言,相信很多学生为了“保险”起见,早就已经知道的,但如果能从自觉维护民族语言规范的高度认识这一问题的话,则更是“责任感”的体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