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成功飞往太空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7日在维也纳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宇宙是全人类的宇宙,各国在开发宇宙过程中开展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也是许多国家的一个共识。在这方面,中国在进行着积极的努力,从目前情况看,开展国际合作“前景非常好”。
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副主任的杨利伟说,和平利用太空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很早也提出了太空事业的发展宗旨,即和平利用外空造福全人类。在此宗旨下,中国也愿意与其他国家在平等互利的条件下,加强交流,积极合作,与世界各国一起,共同为太空造福全人类作出贡献。
但是杨利伟也指出,目前,国际上在和平利用太空以及在这一领域开展合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世界各国的发展还很不均衡,各国间开展合作尚缺乏统一标准,某些航天大国在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等。
杨利伟是率团来维也纳的联合国中心参加“空间日”活动期间接受记者专访的。从6月1日起,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举办这一活动,以纪念载人航天先驱加加林完成首次空间飞行50周年。
杨利伟介绍了近些年来中国在航天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情况,其中包括中国与俄罗斯合作开发研制舱外航天服,中国神舟七号太空飞行时与法国共享了航天员的一些医学指标、测试过程等数据。
他认为,中国在航天领域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的空间很大,中国也愿意在这方面作出积极努力。以往,中国与世界各国在这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已颇有成效,将来这种合作还会进一步扩大。比如,将来在太空救援方面,很多的资料、数据可以共享;在相关的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也需要各方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杨利伟在介绍中国载人航天现状时告诉记者,根据计划,今年下半年中国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然后中国的神舟八号飞船也将升空,并在今年年底之前实现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
此后,中国将于2012年先后发射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并使其完成与“天宫一号”的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这些工作,旨在突破宇宙飞行器在太空中实现相互对接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到2016年前,一些空间实验室会相继被送入太空,中国在太空中建设空间站的工作将有序展开。
“预计到2020年左右,中国自己的大型空间站将出现在环地球的太空轨道上。这将是一座60吨级的空间站,设计使用寿命为10年。它不仅是中国空间实验室的支撑平台,而且还具有扩展性。”杨利伟说,接下来,中国还会实现空间站的长期有人照料运行。这些工作的完成,将会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杨利伟介绍,此次中国代表团来到维也纳,参加纪念人类首次太空之旅50年的庆祝活动,同时还带来了一个展览,展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就,这将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航天发展事业。他说:“希望通过这种相互间的交流,更好地寻求并开展国际合作。同时,这也是在表达我们国家发展载人航天,是为了和平利用空间,为了造福人类这一宗旨。”(新华社记者刘钢)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