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存在着两个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独立的战场:一个是国民党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担负的敌后战场。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上抗击着侵华日军的大部分兵力,在淞沪、忻口、南京、徐州、武汉等会战中,共歼灭日军25万人,国民党也遭受了重大伤亡,最后节节败退。1938年10月,武汉沦陷,中国的华北、华中等大片国土和华南的一些战略要地落入敌手,日本占领了大半个中国。
八路军、新四军在正面战场作战不利的情况下,迅速插入敌后,展开广泛的人民战争,发动起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创建了令世人瞩目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敌后游击战争的序幕是从著名的平型关战役拉开的。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一部在山西平型关附近设伏,击毙日军一千多人,击毁汽车一百多辆,缴获大批弹药和军用物资,从整个战争的进程来看,平型关的战役不算大战,但它却意义深远,影响全国。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在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军队所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平型关战斗结束后,八路军参加了忻口作战,会战失利以后,八路军迅速挺进敌后,策应友军撤退。1937年11月,在上海、太原沦陷以后,八路军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迅速在敌后展开了全面的对敌作战。当时115师一部挺进以恒山为依托的晋察冀地区,主力则进至以吕梁山为依托的晋西地区,120师进至以管涔山脉为依托的晋北地区,129师及八路军总部挺进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地区。八路军完成了战略展开以后,迅速地开展了创建根据地的战争和其他各方面的工作。这样,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就在华北大地上建立起来。在华中,1937年10月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南方八省游击队统一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随后新四军展开对日作战,华中抗日根据地也建立起来。中共中央所在的陕甘宁地区,成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首府延安成为全国革命者向往的革命圣地。敌后战场的开辟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就使得日军腹背受敌。从1937年9月到1938年10月,八路军共对敌作战1500多次,毙敌5万多人,牵制日军兵力30万人,八路军由不到5万人发展到15万人,新四军由1万多人发展到2.5万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能够在短时间内,在敌后打开这样的局面,是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包括蒋介石和日本侵略者的意料之外。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就逐渐停止了正面战场的进攻,而以其主要的兵力把守占领区,这是抗战由战略防御向战略相持转变的一个重要条件。
以1938年10月武汉沦陷为标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从此以后,日军的对华方针有了重大的变化。从这时起一直到1944年,日军在正面战场上停止了战略进攻,而逐渐以主要的兵力对付八路军和新四军,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了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就担负起抗战的主要责任。
随着人民武装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1940年8月到12月,八路军总部在华北掀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对日进攻作战,作战部队陆续达到100多团,参加人数有20多万人,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共对敌作战1824次,毙伤日军2.5万多人。“百团大战”给日军企图分割根据地军民的“囚笼政策”以沉重打击,极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在抗战局面比较沉闷的时候振奋了全国民心。对此,蒋介石也致电朱德、彭德怀表示嘉奖。到1940年,在三年作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共收回县城150多座,1940年八路军、新四军抗击着侵华日军的58%和全部的伪军,人数达到70万人。到1940年底,八路军、新四军人数发展到50万人左右,同时还有大量的民兵和地方武装。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16个根据地,加上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已经发展到1亿多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逐渐成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主要力量,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百团大战”使得日本侵略者大为惊慌,日军就认为华北“治安”的症结在于中共。所以从1941年到1942年,日本侵略者加紧了对根据地的“扫荡”和“清乡”活动,根据地进入了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在日军的残酷进攻中,敌后军民伤亡很大,部队减员很多,到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下降到40万人,华北平原地区的一些抗日民主政权被摧毁,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数由1亿多人下降到5千万人以下。面对日军这种残酷进攻,中共中央认为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打击日本侵略者。各根据地在与日伪军的作战中创造了形式多样的歼敌方法,像大家熟知的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交通破袭战和水上运动战等一系列的战术,充实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与敌人的顽强斗争中,敌后军民不怕牺牲,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像冀中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对敌作战英勇顽强,日军就把马母当作人质,要马母逼迫马本斋投降,但马母坚贞不屈,最后绝食而死。还有像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等,都是我们熟知的抗日英雄事迹。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八路军总部遭到日寇合围的情况下指挥部队突围,在率领最后一批人员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7岁,他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方面牺牲的最高将领。
在敌后军民的牺牲坚持下,随着世界反法西斯的不断胜利,到1943年解放区战场形势好转,各抗日根据地进入恢复和发展阶段,1944年根据地军民还展开了局部的对日反攻作战。到1945年初,解放区军民热烈响应中共中央提出的“削弱敌寇、发展我军、缩小沦陷区、扩大解放区”的号召,向一切被敌人占领而有可能攻克的地方发动了全面的进攻作战,这时人民军队由高度分散转向集中,由分散的游击兵团上升为正规兵团。到1945年4月,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华南抗日中队已经发展到91万人,民兵200万人左右,创建了19块大的解放区,解放区的面积已经达到95万平方公里,人口9550万。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解放区地处当时全国重要的战略区,当时全国重要的城市像北平、天津、保定、太原、济南、徐州、上海、杭州、郑州、武汉、广州等均处于人民军队的包围之中,全国重要港口也大多数处于人民军队的活动范围之内。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解放区成为对日大反攻的主要力量和争取抗战胜利的强大基地。而这时国民党政府在哪里呢?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他回忆中是这样写的,他说抗战后期,国民党的权力、蒋介石的权力仅限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连国民党政府的影子也找不到。
在解放区战场节节胜利的时候,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上这时却遭到了可耻的溃败。1944年4月到12月,日军发动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也叫“一号”作战),我们称之为豫湘桂战役,在8个多月作战中,国民党丧失兵力五六十万人,并丢失了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省的大部和贵州省的一部,6千万人民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日军一直进攻到贵州的独山,逼近山城重庆,这震惊了山城的国民党党政军要人。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与国民党所担负的正面战场作战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八年作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这样的:1938年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59%,1939年是62%,1940年58%,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不难想象,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发动全民抗战,日本侵略者就会集中其主要的兵力用于正面一线作战,并可充分利用占领区的资源来维持这种战争的路线,实现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企图,果真那样,抗日战争的局面将是另一番情景。对此,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在抗战胜利前夕就明确指出:如果没有解放区战场,如果没有解放区战场的与敌相持的战争,如果解放区战场的这种战争不能在最困难的时期坚持下来,那么日军必然继续会长期向西南、西北进攻,而国民党的政治机构及其军队则又必然招架不住,那就不会有什么相持阶段,抗日战争的局面早已是不堪设想的了。朱德还明确指出,他说任何人如果轻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解放区英勇战斗的9千万人民,对于中国解放事业和对日大反攻的伟大重要性,必将犯很大错误,那是一定的。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八年作战中逐渐成为对日作战的主要力量,成为中国坚持持久战的台柱子,争取胜利的主力军,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的第二个方面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