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用“小康之家”四个字来描述中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和蓝图。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到二十世纪末,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87年,中共十三大在确认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时,正式把实现小康作为第二步战略目标。到20世纪末,中国完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此情况下,2002年,中共十六大进一步规划未来,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大会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CDP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首次勾画了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完成时的美丽蓝图,即“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这一战略目标的确定,勾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 刘建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