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北京回龙观344路公交车站等车的人们都知道,某个时刻车站附近都会停靠一辆奔驰轿车。然后,车主总会摇下车窗,冲着十几米长的队伍,大声地招呼等公车的人要不要免费搭乘。这位诚恳邀请乘客搭顺风车的车主叫王永,他坚持免费载人搭顺风车已经13年,搭载乘客超过10000人。(6月22日人民网)
这其实已是一条“旧闻”了。早在今年2月《中国青年报》便以较大篇幅报道过了王永的感人事迹。然而,重新再读仍是让我深有感触,深表敬佩――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事当然很难,而像王永那样,13年如一日,坚持提供免费搭乘顺风车,同样不易。
王永是个很早就到北京创业的湖南人,当初想到给陌生人提供搭车帮助,纯粹只因家乡农村有这样的风俗习惯。但当他在城市创业过程中,将这个乐于助人的习惯延续了13年之后,显然就足以上升到“先进事迹”的高度来看待、来学习了。因为,在这过程中,他不仅仅无私付出了个人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同时也曾坦然面对了许多人的猜疑不解,甚至是报道中提及的“感动劫匪”的危险。
我们自然可以说,“免费奔驰”是现实社会中的人性亮点和文明闪光。然而,倘若仅仅想到这些,满足于此,我觉得有点“看低”了这一事迹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王永也说,“我一个人,就算捎了10万人,也不如把顺风车理念推广了更有意义”。现在的他,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推进顺风车的规范化、制度化。并且,已通过自己全国青联委员的身份,提交了关于顺风车的提案。他建议,政府应当建立可行的免费顺风车制度,允许民间组织参与,最好在政策里规定,私家车满员时,可免收或少收高速费。
“免费搭车既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又可以省钱、节能、环保。这样的事儿,有什么理由不能推广开呢?”这是王永的乐观想法,同时也是他坚持公益善事的动力所在。当然,我们也能够理解有关部门在制定和推行一种政策时的诸多顾虑。但不管怎么说,顾虑再多再大,倾听民声、顺应民意、有益民生,永远应是各级执政者的首先要考虑的事。
“免费奔驰”再好,坚持时间再长,如果只是停留于王永个人层面,那它终究还是“一花独放”的孤独样本。无论从国际先进理念,还是就目前现实需求出发,有识之士和社会公众,早就通过各种渠道建议城市管理角度的善治举措尽快出台。因而,在为王永式的“私车公用”叫好之余,我们有理由提出更高的诉求与愿景:“免费奔驰”何时能等来鼓励顺风车的治理互动?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